中評社北京2月3日電/初春的北京,寒氣襲人,而位於西城區的三里河卻異常熱鬧。作為國家發改委的駐地,自國務院公布刺激經濟增長的4萬億元投資計劃以後,這裡成了全球經濟寒冬裡的一個焦點。
一夜之間“京城紙貴”
“11月13日那天,店裡突然來了很多人,大多西裝革履,操著各地的口音,爭先恐後地打印數百張‘政府企劃書’之類的文件。小店哪招得住這架勢,很快紙張和油墨都用完了。”發改委附近的一個打印店老板,向《國際先驅導報》記者講起一夜之間“京城紙貴”的故事。
的確,近來,對發改委“門庭若市”的報道時常見諸媒體,發改委附近的“內需”率先被拉動了起來。
在發改委門外的馬路上,幾乎找不到空閑的泊位,掛著津、冀、瓊、遼、黑等牌照的“奧迪”車隨處可見。在中國,“奧迪”是官員的標準坐騎之一。
來自湖北某地的交通局長楚軍(化名)對《國際先驅導報》說,他已是第五次來“跑部”了,“市裡沒有資源,區位又不好,這次中央一下撥出4萬億,對我們來說絕對是個機會。為此,書記牽頭專門成立了一個項目組到北京來找門路,會哭的孩子才有奶吃嘛!”
國家發改委每天都要接待近百名楚軍這樣的“跑部”者。然而,2009年1月7日上午9時許,他們卻迎來了一位特殊的“跑部”者——嚴義明。這個律師跑的不是“錢”,而是依法要求政府公開一個“秘密”。
律師單槍匹馬上京城
“半個多小時內,我先後向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遞交了兩份申請書,要求公開4萬億的投資計劃。”嚴義明,這位曾被美國《商業周刊》評為“2002年度亞洲之星”的上海律師,向《國際先驅導報》講述了其遞交申請書的經過。
1月7日,嚴義明拉著行李箱,從北京站趕到國家財政部。在傳達室內,他與財政部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取得聯繫,工作人員不久後就來到傳達室,取走了嚴義明的身份證複印件和《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書》。隨後他又趕到了國家發改委,遞交了另一份申請書。
“對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關乎救市成敗。”嚴義明認為,根據2008年5月1日生效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民眾有權利知曉政府的“財政預算、決算報告”和“重大建設項目的批准和實施情況”。
“我申請要求公開的,包括2008年11月5日以後,向發改委遞交審批申請的省、市項目名單,還有經發改委審批通過的具體項目名單、選擇這些項目的理由以及預算資金。另外,希望發改委可以告訴公眾,已經決定的項目資金如何使用,包括招投標有沒有監督措施、具體實施監督的機構等等。”嚴義明對《國際先驅導報》詳細介紹申請書的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