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2月4日電/中國時報特稿說,陳幸妤挺可憐,但台灣人民更悲哀。追到天涯海角都追不出扁家一個誠意的交代。
八年前,陳水扁學白宮搞開明,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於台北賓館召開記者會,陳水扁被問到:“你們父女倆已找出一個以後怎麼和媒體互動的模式了嗎?”當時的背景,是陳幸妤在她陽明大學的畢業典禮上,用學士帽要拍打記者。扁那時回答:“和媒體之間良好互動是必要的,傾聽我們記者朋友的批評、指教,那也是應該的。”
但八年中,陳幸妤其實沒太大改變;八年來,台灣人民也多以“真性情”看她,即便她常常不假辭色,多數人仍認為情有可原。
陳幸妤抱怨的是生活被打擾,她更不解,父親已經卸任,為什麼媒體還要跟著?以陳幸妤的說法:“半年了,每天都被記者跟,你們像蒼蠅一樣,要逼我死嗎?”
媒體哪有那麼壞心眼。之所以千里迢迢追她到美國,因為她的父親不僅是“卸任總統”,還是一個涉及弊案“被囚禁的總統”;因為她的手足陳致中有“前科”,也曾藉口讀書,卻是去轉出大筆金錢;因為她的乾爹、扁案重要證人黃芳彥如今滯美未歸;因為她的母親、前“第一夫人”吳淑珍屢傳不到的庭又要開了…。
台灣人民對扁家有那麼多納悶,於是調整了“情有可原”看待陳幸妤的比例原則。媒體窮追不捨,一是看看有沒有機會釐清她父母、手足欲蓋彌彰的事;再是巴望不要再在海外有把人民耍著玩的私相授受。
陳幸妤往後要發飆,請掂量一下麥克風和攝影機後,已經一而再、再而三忍耐的人民意志;那些追著陳幸妤繞著地球跑的麥克風、攝影機,請也不要被陳幸妤飆了回去。陳幸妤雖是一介平民,卻是來自疑雲重重的前“第一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