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6日電/“從未有任何一個窮國借這麼多錢給一個富國,美國也從未如此依賴一個國家政府所提供的資金。”
第一財經日報報道,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地緣經濟研究中心新近公布的一份報告稱,截至2008年底,中國持有的外匯資產總規模達到2.3萬億美元,其中七成為美元計價資產,規模約為1.7萬億美元。
慷慨的“窮國”
這份由該委員會研究員Brad Setser和Arpana Pandey 於今年1月撰寫的報告稱,截至2008年四季度末,中國在2008年底持有的外匯資產達到2.3萬億美元,相當於中國當年GDP的一半。其中中國人民銀行持有的外匯資產餘額達到2.1萬億美元,包括1.95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以及規模在1080億~1580億美元之間的“其他外國資產”;此外,國有銀行和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外匯資產共約為2500億美元。
Setser和Pandey估算稱,上述資產約70%已投資於美元計價的金融資產,這意味著相當於中國2008年GDP(國內生產總值)40%的國民財富投向了美國市場。這項龐大的投資組合中,包括9000億美元美國國債(包括短期美國國債)、 5500億~6000億美元機構債、1500億美元公司債、400億美元股票以及400億美元的短期存款。
上述計算結果明顯大於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兩位研究人員認為美國的官方數據低估了中國持有的美國資產規模。
目前,中國仍為美國國債的第一大持有人,根據美國財政部最新發布的數據,截至去年11月末,中國累計持有美國國債6819億美元。
儘管中國的外國資產增速已經於2008年四季度以來明顯放緩,但是此前卻經歷了一段前所未有的高增長時期。據Setser和Pandey計算,2007年四季度到2008年三季度之間,中國的外國資產增加了超過7000億美元,遠高於同期外匯儲備的增量。
“中國現在是美國最大的債權人,在其高速增長時期,中國大約總‘借給’美國約4750億美元的資金(相當於平均每個月‘借給’美國400億美元)。”報告稱。
報告稱,在過去12個月中,外國官方投資者對美國國債和機構債的需求規模幾乎和美國的貿易赤字規模相差無幾。“如不考慮自美國外流的私人部門資金,平均每個月,中國通過購買美國國債和機構債,為美國提供了維持其貿易赤字將近一半的資金。”
“恐怖的平衡”
去年四季度,隨著投機性資金抽離,中國的外匯儲備增長放緩。不過,Setser和Pandey認為,即使投機性資金少量流出中國,上升的貿易順差將會再次推高外匯儲備。
因此,中國的美元儲備資產將繼續為美國提供其賴以支撐經常項目逆差的大部分資金。如果美國巨額的財政刺激計劃能够帶動全球擺脫當前的經濟衰退,美國經常項目赤字甚至還會擴大。
“中國的整個經濟體受到美國的挾持,這麼大的頭寸壓在美元資產上,美國可以不斷發行貨幣而不用擔心崩潰,雙方之間建立了一種‘恐怖的平衡’。”中國社科院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說。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貨幣理論和貨幣政策研究室博士胡志浩也認為,中國的外匯資產要更多由居民來持有。另外,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強大,人民幣也要逐步向國際貨幣轉變。“持有外匯資產其實是持有發達國家的信用,現在由美國的信用來支持我們人民幣的信用,但當我們發展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需要這樣的支持,經濟結構、資本流動也就會相應改變。”
這種格局一旦改變又會對美國帶來什麼影響?Setser和Pandey認為,未來中國不可能像過去那樣,繼續依賴出口拉動經濟增長。而另一方面,他們也指出,目前為止中國“借錢”給美國的條件都顯得相當“慷慨”。但是沒有什麼能够保證中國將會延續這種慷慨,也不能保證未來中國對美國的慷慨,不會以影響美國的相關政策選擇為條件。
報告最後警告稱:“美國需要調整其經濟模式——以出口來換進口,而不是依賴借債買單。美國對中國依賴越久,逃避得越久,將來這種調整就會越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