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2月6日電/金融風暴席捲全球,香港一位房地產開發商,帶著感傷和期待,走訪印度,看完越南,再到歐美,轉了一大圈,回到中國。他發現,中國大陸市場相對穩定,尤其是二線城市深具潛力,將成為下一波中國大陸經濟復甦的主戰場。這並非個別業者的管窺之見。
中國時報報道,從宏觀的角度看,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傅帆認為,金融危機提供中國一次經濟轉型的機會,從出口的外向型經濟,轉向內需型經濟,使得發展相對滯後的二線城市後勢看好。實際上,二線城市的潛力已於去年顯露徵兆。
去年投資增幅高於全國水平
按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大陸二線城市的投資增幅,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如北京、深圳、上海和廣州等一線城市的投資額,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七.一%、一.七%、四.七%和一三.四%,風光不在。
反觀二線城市如西安、南昌和天津,則分別交出卅九.八%、卅五.○%和廿八.九%的亮麗成績;蘇州、大連、杭州等城市的投資增幅亦超出廿%,蓄勢待發。
面對金融風暴,二線城市難以倖免,但終究比一線城市受到直接波及的程度為輕,重要的是,北京去年底推出四兆人民幣的經濟刺激方案,基礎建設囊括近半,且向二線城市和中西部傾斜,此態勢,使傅帆更加確信景氣一旦復甦,二線城市必然嶄露頭角。
至於最好的投資標的在哪?摩根富林明JF金龍收成基金經理人魏如宏說,“跟著政府的腳步(振興方案)走,就對了。”
最好投資標的就在振興方案
除了華人菁英的看法,中英貿易協會最近根據一項研究調查,也得到相同的答案,即從當地銷售、內向型製造業、外向型製造業和研發活動等四種不同類型的商業活動分析,二線城市確有其潛力。
跡象顯示,英國企業最近出現從北京、上海和深圳等發展成熟的一線城市逐漸外移,一批新的產業城市群開始興起。英國貿易投資總署不但支持企業轉向,更點名武漢、中國西部以及重慶周邊地區的環境產業,為下一波看好的投資標的。
房地產開發向來是觀察中國大陸景氣的重要指標之一。魏如宏表示,他曾到西安、南京等地考察,發現當地房地產開發的投資(投機)比例,竟然低於一五%(常態為卅%),說明外資少,市場呈現“真實需求”,預料今後二線城市的城區開發必然強勁。
市場人士指出,造成上述原因之一,係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起步晚,房價和地價水平相對較低,市場空間相對較大。另外,以深圳、上海為首的一線城市,去年起房價降,相當程度影響當地投資者的信心。
房市車市加溫未來榮景可期
除此,由於中國大陸居民購買房產的支付方式和美國不同,不會出現類似美國次級房貸的問題,業界對中國大陸市場的潛質仍表樂觀,開發商需要做的是,“將開發方案分散在二、三線城市,以降低潛在風險”。
除了房地產,近年中國汽車消費熱點也出現微妙變化,二、三線地區成為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調查顯示,二○○三至二○○五年間,以京、廣、深、滬為代表的一線地區,向來是車市消費的主力,但好景不常。去年起,珠江和長江三角洲的汽車銷量急速下滑,未來的主要增量將來自二、三線市場,該論點已在許多廠商中形成共識。一葉知秋,大陸二線城市的發展前景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