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外交平衡木
王朝輝介紹說,為了平衡貿易赤字,法國政府將出口目標確定在大合同項目上,例如核能、航空及高鐵等傳統的尖端項目,這正是新興大國的需求所在。 “法國是把新興市場作為目標市場來對待的。雖然中國也受到了經濟危機的影響,但是如此廣闊的市場,法國是不可能放棄的”,她說。
法國駐華使館經濟處提供的書面回覆則顯示,法國對華出口的最大部分為運輸和能源設備,主要用於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正是中國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的主要投資方向。
1月27日至2月2日中國總理溫家寶訪問歐洲期間,多次表示要與歐洲共同應對經濟危機,與瑞士、德國、西班牙和英國4國簽訂經貿、教育、文化等方面共38個協議,涉及金額150億美元。同時承諾“盡快向歐洲派遣採購團”,目前明確的目的國家為德國和西班牙。
而德國與西班牙對中國的出口與法國存在很大的同質性。“這對法國政府應該有所刺激,不過法國和其它歐洲國家有競爭,也有自己的優勢”,王朝輝說。
邢驊回憶說,在中法政治和外交關係順暢的時候,多個國家在競爭對華出口或者投資時,在相同的條件下中國會優先照顧法國。
2007年11月,法國總統薩科齊首次訪華時曾經與中方簽訂了200億歐元的訂單,被視為中法關係蜜月期的產物。在中法關係目前陷入低谷的情況下,法國駐華使館經濟處表示,當時所有的訂單仍在按原先的計劃進行處理。
而對於外界猜測的中國取消空中客車的訂單,該處明確表示,“目前並沒有出現中國的航空公司取消訂單的情況發生”,不過在書面回覆中該處也承認,由於中國民航業受到全球金融危機波及,中國相關政府和航空公司正在與空客、波音等飛機製造商討論調整交貨日程的問題。
邢驊認為,中法之間還是存在共同的實際利益,其中包括在經濟和國際事務的處理上。“這還需要法國當前國家領導人,包括薩科齊總統和他周圍最直接地對他政策發生影響的小集團,能否對當前的國際形勢作出正確的判斷。”
Hélène Le Bail表示,實際上歐盟的對華關係已經定下基調,即讓中歐更良好的雙邊關係為歐洲的經濟利益服務,而把政治上的爭議擱置在另一條軌道上。“我認為法國也會遵循歐洲的立場。”
記者從法國駐華使館了解到,近期中法雙方暫時沒有高層領導人會面的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