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兩岸和平與經濟繁榮是連體嬰。沒有和平,就沒有繁榮,這個是必然的,沒有一個國家說在動亂中,經濟會好。像阿富汗,怎麼去發展經濟?今天的伊拉克,怎麼去發展經濟?”
台灣媒體上周報道,因為全球景氣衰退,加上亞太區域經濟整合迫在眉睫,府院已加速與北京洽談兩岸制度性經濟合作機制(CECA),並列為上半年重大政務。
CECA沒有被列入今年上半年的第三次兩會協商議程裡面,對於預估什麼時候會簽CECA,江丙坤說,沒有時間表。不過,既然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胡六點”也提到CECA,所以理論上,雙方應該都有意願來進行,
作為兩岸直航以及台灣經貿的長期推手,江丙坤也強調,CECA有它的必要性和時間性,因為東盟十加一,馬上要實現,台灣業者在關稅的待遇方面差太多,例如新加坡現在出口到大陸的石化原料是免稅,台灣要6.5%,誰要從台灣進口?
江丙坤也說,台灣想和新加坡簽FTA(自由貿易協定),但也了解新加坡有其政治考量,所以台灣要從根本來做,和大陸談FTA,或者是經貿合作協議,以減少台灣與新加坡、日本、美國談FTA時所面對的阻礙。
CECA經常會被拿來與香港的CEPA相比,也經常引發台灣“香港化”、“主權”被矮化的疑慮,有輿論甚至嘲諷CECA就是C咖(三流角色)。對此,江丙坤認為,批評者沒有弄清楚CEPA和CECA的差別。
他說:“CEPA是一國兩制,所以它的條文裡面有牽涉到政治的問題,至於CECA,我們雙邊不會去談政治,是實質內容比較重要,實質內容是關稅減免、市場進出的問題。如果要談主權的話,航空協議也一樣可以談,但是航空協議我們沒有談,食品協議也沒有談,CECA當然也不必談。”
76歲的江丙坤受訪當天行程滿滿,早上還接受了另一媒體的採訪,在專訪的後半段雖略顯疲憊,不過一談及他拿手的經貿課題時,數字都記得清清楚楚。
江丙坤六年前出版的自傳《拼命三郎——江丙坤的台灣經驗》曾提到,工作之餘,他唯一的興趣是打高爾夫球,因為這是經貿外交重要的一環,他不只愛打,而且每一杆都要揮得最好。
追求完美的態度也展現在去年的兩會協商。身為東道主,他要求每一個活動場景都要有個導演,用劇本的方式把每一個場景寫下來,而且每個人要演練一次。
江丙坤說:“我們到大陸去,他們都很細,比如說,幾分鐘要到哪裡,怎麼走,都有規定。所以那一條線,怎麼走,誰在先,誰在後,這些我們都要細部規劃,要不然你一團糟,到時候也會給人家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