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2月9日電/臺灣經濟日報今天社論指出,曾是全球第三大貨櫃港的高雄港,去年世界排名一舉跌出前十大之外。不到十年,台灣的第一大港就從世界十大貨櫃港除名,沒有太多人意外,也沒有引發太多的討論,因為產業外移、兩岸經貿限制,也因為不景氣,這樣的結果似乎是順理成章。但是,高雄港的敗落是何其大的警訊,豈真是非戰之罪?又豈能視為理所當然而置若罔聞?
高雄港的天然深水港及雄踞東亞南北往來樞紐的地理位置,結合著台灣的生產優勢及全球運籌發展模式,在20世紀90年代曾多年穩居全球第三大貨櫃港的地位。但進入21世紀後,昔日港埠車水馬龍、大船排隊入港的忙碌景象不再,高雄港的排名一年被一個港口超過,2001年是南韓釜山、2002年是上海港,接著是深圳、杜拜等;高雄港營運競爭力的初期警訊曾引起關注,政府也提出些對策,但年復一年,八年來高雄港的營運不只沒有起色,還一路下滑;再不正視,等跌到15、20名外再救,恐怕就來不及了。
社論說,高雄港風華褪色,最常被提到的原因就是產業外移,支應運輸能量的貨源也跟著移出,無足夠的貨物可運,高雄港巧婦難為。此外,高雄港的轉運功能也被民進黨政府執政時期的鎖國政策所削弱,因為兩岸不能全面直航,使兩岸間的產業分工因運輸成本高昂而不能效率化運作,高雄港不只吃不到世界工廠的貨源,還讓出轉運市場,並促使國際航商重調亞洲航線,兩岸間卻僅靠點對點直航的境外航運中心維繫。高雄港的發展受限,相對的,中國大陸沿海大港卻隨著經濟起飛而加速建設,彼長我消,高雄港的世界排名下跌,被視為預期中事。
但是,高雄港的退步固是客觀產業變化、主觀兩岸政策下交互影響的結果,“交通部”及港務局等主管機關卻不能因無力而無為;尤其,高雄港的碼頭裝卸費率競爭力、運轉效率的提升速度,都曾遭到來自航商的批評;近年或因成長緩慢,連港埠建設的腳步都顯得遲滯,為因應大型貨櫃船停靠而興建的洲際貨櫃中心,也是研究多時才啟動;為擴大高雄港物流腹地而設置的自由貿易港區,更因為相關限制多及優惠有限,影響廠商進駐意願;高雄港的光芒不再,不只是環境的錯、政策的錯,更多的錯在努力不夠。
貨櫃港裝卸數量的高低,代表在國際產業分工體系中地位的輕重;而一個居於重要地位的國際轉運港口,更在全球各個區域間扮演了調動、分配資源的角色,因而貨櫃港的排名不只顯示其國際地位,更會產生循環吸附的正向機能;反之,高雄港的排名下降,一開始固是起自於產業變化,但持續的滑落就會降低其在國際航線中的地位,而愈沒有貨源、轉運功能愈弱,也就進一步限制軟硬體建設的投資意願,形成了惡性循環,因而必須正視。
當然,去年12月兩岸全面直航,排除了高雄港發展的障礙,提供了高雄港風華再現的契機;但渠道雖成,水是否隨至,卻非必然。以港埠發展要件而言,高雄港目前僅擁有深水港及地理優勢,公共建設品質、費率競爭力及服務效率等方面須迎頭趕上近年落後的進度;但最重要的發展腹地,例如政府推動中的台商經貿特區或欲強化的自由貿易港區,目前卻仍卡在政策協調而無進展,顯然沒有看到此一政策的急迫性。高雄港沒有太多的時間等候,搶救高雄港,政府不能再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