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駁“高儲蓄罪責論”
另外,周小川昨天亦表示,美國低儲蓄、高消費的狀況與中國的高儲蓄率之間不存在顯著的因果關係。此前,美國多名政府高官曾公開指責稱,中國的高儲蓄率是全球金融危機的原因。
周小川承認,近期國際上有部分觀點認為,亞洲和產油國儲蓄率過高是全球經濟失衡和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他強調指出,從儲蓄率波動的時間分布看,美國本輪的低儲蓄、高消費始於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而東亞國家的儲蓄率是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才開始有所提高,中國儲蓄率的上升更是在2002年以後。因此,就時間分布上的差異而言,兩者之間不存在顯著的因果關係。
“某些經濟體的高消費、低儲蓄的經濟增長模式是難以持續的,其對增長模式的反思勢在必行。”周小川指出,美國高消費、低儲蓄狀況的一大原因是其對經濟“過度樂觀”的態度。自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美國經濟呈現很強的靈活性和良好恢復力,致使市場“過度樂觀”,這種觀點也顯著影響了美國居民的儲蓄行為。他預計,在本次金融危機後,美國的這種狀況將會出現較大的調整。
此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把美國房地產泡沫歸咎於外國人尤其是中國人的高儲蓄率,美國新任財政部長蓋特納則指責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周小川表示,從統計上看,匯率與儲蓄率的相關係數不高,且統計檢驗也不够顯著,似乎不能僅靠調整匯率來調整儲蓄率。
周小川分析稱,東亞國家儲蓄率偏高存在多種客觀原因,包括民族傳統、文化習慣、家庭結構、人口結構和經濟增長階段等。因此,全球儲蓄率不平衡是客觀存在的,希望在短期內得到改變是不切實際的。中國政府降低儲蓄率的意圖是明確的。自2005年以來,中國已將擴大內需和刺激消費作為基本的國家政策,這些政策的綜合結果必然會降低儲蓄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