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碎片可能危害達上百年
美國一顆銥星與一顆報廢的俄羅斯衛星10日在太空中相撞,引起嚴重後果。美國正在監測這次碰撞產生的碎片,預計幾天後將製作出碎片分布圖,美國每日太空網站預計各國太空監測網也將加入這一行動。
文章稱兩顆衛星當時軌道速度大約為每小時26800公里,由於兩顆衛星不在同一軌道,相撞速度可能有所降低,但預計衛星相撞時的相對速度至少也有每小時上千公里,導致兩顆衛星立刻化為太空碎片雲團。
文章稱儘管這些碎片位於地球低軌道,但至少也會在太空中存留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文章認為,由於銥星系統的66顆衛星大多集中在極地軌道附近,本次衛星相撞產生的碎片將對整個銥星系統以及他國的衛星及太空船產生巨大威脅,發生新太空碰撞的幾率正在以幾何級數增長。文章稱,這些碎片極有可能導致一系列的對銥星系統的連環碰撞,而新的碰撞又將產生成千上萬的新碎片威脅更多的衛星。文章還預測稱這些碰撞將在未來幾十年當中陸續發生。
專家解讀:可能影響中國部分衛星
針對剛剛發生的衛星相撞事件,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著名空間技術專家潘厚任上午分析稱,這次相撞的俄羅斯衛星是一顆報廢的衛星,實際上就已經是太空垃圾了,兩星相撞幾率還是比較大的。
潘厚任說,與兩星相撞的軌道比較接近的有中國位於太陽同步軌道的遙感衛星和風雲氣象衛星,兩星相撞造成更小更多的太空垃圾,很可能會對我國這部分衛星造成較大的影響。
潘厚任介紹說,從1957年10月4日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升空至今,全世界各國總共發射了6000顆左右的衛星,其中大多數衛星都已經變成太空垃圾。已廢棄的衛星成為人為的太空垃圾,加上流星體等天然的太空垃圾,對衛星構成了一定的危險。
為了防止衛星遭撞擊,保障衛星自身的安全,各國也會採用厚一些的擋板,主要是為了防止體積小的太空垃圾的撞擊,大的太空垃圾難防,被撞上嚴重的時候也要完全毀滅的。
潘厚任表示,為了保障我國航天員的安全,我國在發射衛星的時候,都會提前預報流星密度,避開在有流星雨的時候發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