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凌(右)表示,去年東莞市所有出口型企業中,有800餘家企業倒閉,主要為港台企業。文匯報圖片 |
中評社香港2月16日電/面對歐美經濟陷入衰退,作為全國出口重鎮的東莞,承受一定壓力,去年就有逾800家港台資企業倒閉。東莞市副市長江凌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估計,上半年該市的港資小型企業的訂單,將按年大跌四至五成,並對上半年出口表現不大樂觀,但相信第三季後將會好轉。“市政府將鼓勵開拓新興市場,希望出口負增長的影響不會太嚴重。”
江凌上周在港表示,在金融海嘯衝擊下,東莞作為出口型經濟,自不能倖免,其中對港資企業的影響較大,主因是它們多屬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缺少自主品牌,抗海嘯力量較弱。
去年千家外資廠倒閉
他表示,去年該市所有出口型企業中,有800餘家企業倒閉,主要為港台企業,而倒閉企業數目佔全部企業數目約5.8%,略低於過去十年平均的6%,但若計及一些沒有註冊的企業,料去年倒閉企業近千家。同時,去年倒閉的企業,多屬投資額約在100萬美元左右的小型企業,且九成以上員工在300人以下。“今年會有多少企業倒閉?目前難以準確估計。”
已八成企業節後復工
雖然很多人擔心春節後會出現大量企業倒閉潮,東莞市副市長江凌強調,據近期的調研顯示,春節後未見大量企業休業或倒閉的情況,現在已有八成企業開工。
他指出,該市盡力協助企業應付當前困局,江凌指出,去年10月份市政府推出協助當地企業融資優惠計劃後,截至今年1月底,已有138家港企取得融資,涉款68億元人民幣。受惠港企佔總融資企業數目約20.5%,但金額則佔總融資額70%。
從來無強迫企業轉移
另一方面,江凌相信,由於該市出口企業,多生產日用消費品和消費性電子品,即使海外市場經濟欠佳,亦有一定需求。面對逆境,他建議在東莞的9,000家港商,應好好思考經營模式,不要再像“游牧”般,哪兒成本平便搬到哪兒。
對於廣東省推動企業升級轉型,他強調,政策與企業發展沒有矛盾,反而旨在提升企業競爭力。因為一部分企業在珠三角生存能力愈來愈差,又不想投入資源升級,故省政府安排企業到廣東北部山區、東西兩翼繼續生產,為它們生存創造條件。“省市從來沒有強迫企業轉移,更設有環保工業園讓企業生存下去。我們沒有強迫企業做什麼,只有鼓勵企業去做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