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空軍最新型殲-11B戰鬥機。 |
中評社北京2月19日電/軍工產品的知識產權,對於中國和俄羅斯來說,都是一個新概念。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稱,2月13日,俄羅斯霍伊公司負責人在印度班加羅爾航展上的一番話,引發各方關注。這家武器製造公司的負責人稱,“中國仿制俄制戰機並不非常成功,蘇系列戰機中最好的產品只能是蘇-35。”
外界盛傳的中國國產戰機殲-11B與蘇-27的“血緣公案”波瀾再起。
殲-11B並非仿制
1995年中俄簽署協議,授權中國組裝200架蘇-27戰機,中方代號為殲-11。據外電報道,中國很快發現早期蘇-27性能不理想,於是在組裝半數殲-11後開始國產化創新改進,之後便成了殲-11B。
自主創新有三種形式: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創新。中國生產的殲-11B在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的基礎上融合自己的原始創新成果,整個過程不是低技術含量的仿制,從戰機性能即可看出。
《簡氏防務周刊》分析,殲-11B比蘇-27提高了隱身性能,雷達反射面積由15平方米減少到4平方米;採用新型復合材料,機體壽命比原來增加1萬小時,重量減少700公斤;殲-11B能同時探測20個目標並攻擊其中的6個,而早期蘇-27只能對付2個;殲-11B比那些進口的蘇-27增強了對地攻擊能力,從而成為真正的多功能戰機。在火控、電傳、玻璃化座艙等方面,兩者也有本質不同。
中國做法合情合理
軍工產品的知識產權,對於中國和俄羅斯來說,都是一個新概念。冷戰結束前,大多數國家不是通過戰場就是通過盟友援助獲得武器,不存在知識產權問題。前蘇聯國營體制下軍品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沒有西方集團那樣強。
回看蘇-27對華授權生產問題:直到中俄簽署授權生產文件三年後,俄聯邦才出台有關軍品知識產權的明確法令。而兩國第一份軍事技術合作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協議遲至去年12月才簽署。既然俄方本來缺少法令,且雙方協議中未規定,中方又是在按協議付費生產,發現性能不理想時自己改進更新,於情於理都很正當。這也是俄官方始終沒有說中方侵權仿制的一個原因。
中俄軍工合作需要新模式
如今,俄羅斯已經開始在軍品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採取措施,這對中國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過去年代那種為意識形態或戰略利益而進行的粗放型軍工合作,經常伴隨後遺症,還是“親兄弟明算賬”式的明晰合同更務實,更踏實。
中俄都是學習市場經濟與適應全球化的後來者,在軍品領域亦如此。事實證明,中俄雙方在軍品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上都需要摸索和提高,也需要進一步加強磨合與合作。有了這個理性和務實的基礎,未來中俄軍工合作才能更加健康和穩定地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