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經濟危機中的失業鏈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20 08:02:42  


  中評社北京2月20日電/世界性金融危機發生之後,人們普遍關心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金融危機以及隨之而來的經濟危機會不會傳導到社會,會不會導致社會危機的發生?這當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失業。

  經濟觀察報發表清華大學教授孫立平文章表示,就目前的情況而言,農民工和大學畢業生已經成為就業形勢轉差的兩個最大受害群體。實際上,沿海地區大量出口企業倒閉、農民工失業早在全球金融危機大規模爆發前就開始了,其主要原因是美元下跌、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取消,尤其是實行緊縮貨幣政策後,企業貸款緊張等。金融危機對中國的衝擊發生後,形勢進一步嚴峻化。據估計,在2008年底,返鄉農民工的數量有可能超過1000萬人。2009年應屆高校畢業生將達到610萬,加上歷年沒有就業人員,超過700萬畢業生需要解決就業問題。

  白領或中產階層的失業問題看似不如農民工那樣集中,規模也不如前者大,但由於這部分人在社會中獨特的位置,其失業造成的社會影響可能會更大。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白領或中產階層失業的特點之一,是其失業過程中造成的職位不穩定感和職業不安全感遠遠超過實際的失業狀況,因此,這部分人失業帶來的職業恐慌和信心危機,將會是更為嚴重的,并可能由此導致嚴重的社會問題。形象地說,最終就業位置每減少1個,可能會有10個人經歷短暫失業或工作變動,100個人產生工作的不安全感。與此相聯系的,就是社會信心受到沉重打擊。在中國,中產階層家庭負債率普遍偏高,許多人都有大筆的房貸需要按月償還,因此,工作不穩定性帶來的影響將會是巨大的。

  文章稱,各國政府在應對經濟危機的時候,一個必須考慮的重要問題就是如何保障就業,至少使失業問題不至於過分惡化。在中國政府不久前出台的系列性應對措施中,其中之一也是要解決就業問題。

  一般地說,失業問題的嚴重程度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人口結構以及每年進入勞動年齡人口的比例;二是經濟增長的速度。有專家曾經根據各國人口構成的情況,以經濟增長能保證勞動力就業增長的需要為依據,界定過各國經濟衰退的臨界點:中國8%,印度6%;其他發展中國3%-5%,歐美等發達國家0%.在國內,也形成了這樣一個普遍的共識,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一定要保障在8%以上,否則失業問題就會惡化。有一種說法,經濟增長每下降1%,就將增加約千萬失業人群。因此,保增長就成為應對失業問題的最重要的措施。

  文章認為,經濟增長與就業的關系,并非僅僅取決於經濟增長的速度,同時也取決於經濟增長的模式。有時後者的影響甚至更為重要。因此,8%的經濟增長與就業之間并不存在固定的關系。有數據顯示,在不同產業部門增加邊際投入1萬元,能形成的就業機會是不一樣的,商飲業可以帶動就業0.247人,而包括金屬制造、電力、機械制造、化工等在內的重化工業都在0.05人以下。加強對創業和中小企業的資金、政策扶持則意味著創造很多就業機會。因此,如何將應對金融危機、保增長的措施真正落實到擴大就業上來,是目前迫切要解決的問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