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國媒體:希拉里對華緣何改變態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21 09:13:00  


  中評社香港2月21日電/美國《僑報》19日發表社論說,希拉里訪華會如何表現?可以預料的是,中國人將看到一個身段柔軟的“鐵娘子”。形勢比人強,美中之間的現實利益需要希拉里的柔軟姿態。中美之間的相互需要從來沒有像今天這麼迫切,這麼不可或缺。特別是在嚴峻的經濟危機面前,“同舟共濟”不是取決于哪個人的喜惡,而是生存的必然要求。在全球經濟的動蕩之中,也使北京站在新的機遇面前,有機會提高國際話語權,使得美中關系朝著更平等、更互利的方向發展。

  社論摘錄如下:

  15年前,希拉里•克林頓(相關)第一次訪問中國;20日,她又將故地重游。15年間,希拉里從昔日的美國第一夫人,搖身變為美國新任國務卿。作為美國對外政策的第一執行人,希拉里對華立場、姿態有何變化? 對于美中兩國的互動模式又有何種影響?

  對于這位世人矚目的國務卿,中國人的心情是複雜的。猶記得,1995年,希拉里第一次訪華,她作為美國代表團名譽團長到北京參加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當時希拉里在大會上對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女嬰保護等問題進行了一番無端指責,發表完演講就走了,根本不願意聽取中方的解釋,給中國人留下了“鐵娘子”的深刻印象。那次訪問也被稱作“指責之旅”。

  這一次,中國有理由期待希拉里會親自來修正她以前留下的形象。這不僅是希拉里個人這些年來的歷練、成熟,也是由于奧巴馬(相關)政府所面臨的內政外交抉擇,更是由美中關系的大局所決定的。

  奧巴馬在外交領域是與“布殊(相關)主義”決裂,回歸多邊主義,用副總統拜登的話說就是:我們將接觸,我們將傾聽,我們將磋商。希拉里在出任國務卿的聽証會上,也明確提出“巧實力”(Smart power)的外交方針,強調以外交(而非武力)作為美國對外政策的先鋒;她承諾將奉行“既不衝動也不太注重意識形態的”外交政策;並將亞洲之行定位為“傾聽之旅”。

  希拉里在參加總統競選期間就曾在《外交》雜志上撰文聲稱,“我們與中國的關系將是本世紀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2月13日,希拉里在紐約美國亞洲協會總部的演講中表達了自己對中國文化的熟悉,也透露出運用中國傳統文化解決當下全球金融危機的思路:“中國有句成語,叫同舟共濟,在今天,這將繼續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

  希拉里以“傾聽”的姿態訪問中國,對于中美之間的互動格局必將產生重要影響。幾乎每次美國總統換屆,中美關系都要經歷一次降溫。但這一次,奧巴馬在上任伊始就因財長蓋文路爾坦拿惹出的匯率風波致電胡錦濤(相關),明確表示,“對美中兩國而言,沒有比兩國關系更為重要的雙邊關系。”

  可以預期,在美中這一次對話中,中國的聲音將會被更仔細地聽取。不管是作為利益攸關者也好,還是同舟共濟也好,中國的關切與利益,美國必須認真地對待。這不是坐地起價,而是美國通過一系列危機意識到,不聽取別人的聲音,最終的代價是要自己付的。而中國的經濟實力和發展模式,在美國經濟和華爾街模式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時刻,也更加顯現出其價值。

  當然,希拉里在金融危機和朝核等問題上尋求北京的關鍵支持外,也會提及諸如人權、環保等敏感問題。希拉里從來都是“人權”的積極鼓吹者,也曾呼籲布殊不要出席北京奧運開幕式。這里面有希拉里的政治理念,更有其實際利益。在布殊政府任內最後三年內,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幾乎是中美外交的全部──該項目由美國前財政部長保臣主導,而前國務卿賴斯主導的戰略對話機制幾乎被淹沒。

  希拉里作為國務卿,對于如此重要的美中關系,當然不願意大權旁落。強調經濟對話之外的全面對話,就是奪回主導權努力的一部分,並不令人意外。對此,中國也應會處之泰然。

  希拉里此行會如何表現?可以預料的是,中國人將看到一個身段柔軟的“鐵娘子”。形勢比人強,美中之間的現實利益需要希拉里的柔軟姿態。中美之間的相互需要從來沒有像今天這麼迫切,這麼不可或缺。特別是在嚴峻的經濟危機面前,“同舟共濟”不是取決于哪個人的喜惡,而是生存的必然要求。在全球經濟的動蕩之中,也使北京站在新的機遇面前,有機會提高國際話語權,使得美中關系朝著更平等、更互利的方向發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