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1日,中國外交部部長楊潔篪在北京與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舉行會談。(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2月21日電/美國國務卿希拉里20日晚抵達北京,開始對中國進行訪問。對於這次被外界認為是希拉里亞洲之行“壓軸戲”的訪問,美國一些人為希拉里拼凑出了一個向中國“提要求”的長長的單子。中國國際問題專家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多年來美國向中國“提要求”的局面應該有所改變了,中國應當更加硬氣地多向美國提出自己的要求。
早在希拉里開始亞洲之行前,美國輿論就開始討論希拉里訪問中國時應該討論哪些問題。美國《洛杉磯時報》列出了包括經濟、核擴散、氣侯變化以及大規模傳染病在內的一長串清單。《基督教科學箴言報》19日的文章更是鼓動“希拉里必須在人權上向中國施壓”。
中國多名國際問題專家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認為,多年來美國已經習慣了向中國提要求,這種情況的確應該改變了,美國現在已經“拿不住”中國,反而更多有求於中國,“中國應當更加硬氣地多提自己的要求”。一位專家強烈地表明了他的觀點。他說:“希拉里國務卿應當明白,她不僅要帶一張寫滿要求的紙條來北京,還應當帶一個記錄中國人要求的小本子。這並非中國要挑戰美國,而是要為今後兩國關係更好的發展立下更平等的規矩”。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心伯教授說,冷戰結束以後,美國一直把握著中美議程的主導權。老布什政府時期曾把人權、軍售和貿易設為中美三大議題。如今,中國思想界和學術界已經意識到爭奪議程主導權的重要性,希拉里這次來,正是中國應當這麼做的時候。經濟方面,中國需要向美國提出抑制貿易保護的要求,希望美國能創造公平和良好的投資環境,保護中國在美國的資產,並鼓勵美國盡可能多地對華高新技術轉讓;在發展問題上,中國可向美國提出“良政”問題,即國家治理方面,不至於因監管缺失爆發如此大規模的金融危機;在國際安全領域,中國可以與美國談更多的國際關係民主化問題;在中國周邊問題上,請美國不要涉及中國核心的安全利益;在兩岸關係上,中國也可與美國溝通,希望美國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吳心伯強調,中國要提的不是像美國那樣帶有進攻性色彩的無理要求,而是涉及自身利益的合理關切;同時要在目前兩國力量對比的真實情況下考慮中國要求的可行性,以及評估美國的反應。
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中心學者餘萬裡說,雖然中美關係還存在一些不確定性,但像過去那樣“新任美國政府否認前任政府對華政策”的現象已經沒有了。從整體上看,美國已“拿不住”中國。在兩岸關係上,美國的主導權正在失去;在美國對華人權、民主的指摘上,中國官方和社會也已習慣,尤其是這些年的經濟發展使中國社會的自信心大大提升,對美國一些西方理念的免疫力越來越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