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3月1日電/奥巴馬日前的國會演說贏得美國輿論普遍肯定,其中最具意義的評論是:“他愈來愈有危機年代國家領導人的樣子。”
聯合報今天社論指出,奥巴馬的例子告訴我們:危機年代的國家領導人不能只當幕後運籌帷幄的政策總設計師,他還必須親上火線,扮演執政團隊的兩種“首席”角色:一是首席推銷員,二是首席溝通者。為了七千八百多億美元的經濟復甦方案,奥巴馬不但打破白宮慣例,親赴國會與反對黨溝通,更連續一周遠離華府,面對面向偏遠小城小鎮的民眾推銷他的政策,輿論形容他“好像又回到了競選跑道”;復甦方案最後能在國會快速過關,奥巴馬的民調聲望能快速攀升,都與他能有效扮演這兩種“首席”角色有關。
反觀台灣,經濟蕭條帶來的多重危機,美國有的,台灣一樣不少;美國既已進入危機年代,台灣當然並非例外。以主計處預估今年負二點九七的GDP為例,這個數字代表的是:一兆一千多億出口的減少、五千三百億民間投資的減少、十多萬失業人口的增加,及百分之九點六平均國民所得的下降,受影響的家庭計約五十多萬戶,把這些數字圖塊一一拼湊起來,呈現的就是一幅危機年代的圖像。
但在這樣的危機年代中,我們的政府做了什麼?執政團隊雖然三天一大案,兩天一小案,案案動輒百億千億,舉債數額多到連“財政部長”都答不出來,但誰瞭解全貌?誰檢驗過綜效?誰問過人民感受?更離譜的是,救急救危已唯恐不及,舉“國”上下竟為了該不該簽訂CECA,鬧得滿城風雨,朝野嚴重對立,最後逼得馬英九不得不親上電視,當CECA的溝通者與推銷員。
馬英九上電視推銷政策,雖值得肯定,但此一案例也是一大警訊,顯示執政團隊迄今仍未體認台灣已身處危機年代,仍未掌握危機政府應有的角色與作為。因此,我們建議馬英九:
他必須要改變退守第二線的角色,重新定位自己是危機年代的危機“總統”;只有在角色重新定位後,他才能有效扮演“首席推銷員”與“首席溝通者”的角色,而不會有逾越雙首長制憲政分際的疑慮。
他應該仿效奥巴馬,拿出當候選人時推銷政見那樣的熱情,再次面對群眾推銷政策。而且,經濟蕭條除了對民眾生活有實質影響外,社會也出現集體焦慮現象,民眾若能常與馬英九面對面溝通,當有助於焦慮的化解。
他必須要求執政團隊要有危機政府的認知。他的執政團隊雖然多是專業技術官僚,但一則劉“內閣”跟其他政府官員一樣,都缺乏處理此等大規模經濟危機的第一手經驗;再則技術官僚的通病是重理論、輕個案,重數字、輕感受,如果“閣員”缺乏與民意脈搏相通的急迫感,再好的政策也可能引發民怨。奥巴馬要求他的閣員不能再有“一切如常”的想法和作法,馬英九也應要求他的執政團隊,不能再當太平政府的太平官。
危機政府的大忌是政策搖擺,馬團隊至今已犯過多次這類錯誤:教育券忽而要發又忽而更名,一‧五代健保提出後遭到批評又收回擱置;CECA被在野黨大肆抨擊後,又決定名稱“只說中文,不講英文”;課徵奢侈稅才放出風向球,就因民意反彈而收手等等。這些反覆讓民眾對政府救經濟的能力失去信心。馬英九與其在府內召開所謂的“政見落實會議”,不如改成“政策整合會議”,凡是對的政策,就該“咬定青山不放鬆,任爾東西南北風”;否則危機政府非但未解除危機,反而製造更多危機。
社論最後說,一個無法讓人民產生信心的政府,會讓危機變成災難,讓危機的年代變成失落的年代,更可能讓台灣一甲子辛苦累積的成果在這場風暴危機中逐漸流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