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華郵:“海歸派”越來越多 美國人、財兩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08 19:13:08  


金融海嘯衝擊,美國夢不再吸引。
  中評社香港3月8日電(記者 梁卓鈞編譯報道)哈佛大學研究勞動人口的高級研究員維韋克.瓦德瓦(Vivek Wadhwa)8日在《華盛頓郵報》發表題為《他們帶走了知識回家》評論文章。文章指出,在金融危機影響下,赴美留學的外國人學有所成後大都回流本國,為美國帶來人材流失,亦為其他國家填補了知識人才的需求。瓦德瓦認為,美國失去了這批來自中國、印度的人才後,將會大大削弱美國的競爭了。文章摘譯如下:

  七年前,居住在印度孟買的Sandeep Nijsure離鄉別井,來到美國北德克薩斯大學修讀計算機科學碩士課程。修畢課程後,他帶著愉快的心情,享受在微軟的工作,但是,他也想念家鄉的傳統節日、印度的政治活動,還有他那思鄉病重的老婆簽證快將過期。Sandeep 面對兩難決擇:放棄在工作回歸印度、還是留在美國,等候足夠時日以請綠卡。

  Sandeep去年回歸印度,並在一家軟件公司裡工作。他和妻子住空調大宅,又不須因為要申請綠卡而強迫自己留在美國,他很滿意自己的決定。

  一直以來,美國是許多有才之士的移居之地。他們都在追求“美國夢”:赴美求學,再去追求財富。過去40年,數以十萬的海外人才流入美國,對印度及中國造成極大的損失。

  世界各國經濟增長迅速,機會增多,吸引人才留在當地,相反,美國前景不明朗,繁複的移民手續亦嚇怕了不少海外人士。

  2005年,筆者在杜克大學任教工程管理碩士課程,許多學生計劃在畢業後留美數年。但是,將在今年畢業的同學們,80名國際生都買了單程機票回家去了,哈佛大學的情況也是一樣。

  修讀高級經濟學的中國學生唐美潔(譯音)時年23歲,一直不愁留美工作的問題,但她聽到其他同學說,這是“不可能”拿到H-1B簽證(專門發給專業人士、並能在美逗留6年)。結果,她和她的一個21歲的同事在上海開辦了一所科研公司,她們的業務計劃還未完成,中國的投資者已經給她們打本一百萬元。

  今天,優秀的年輕外來人士離開美國,也會帶走明天的創意。2006年,所有在美申報國際專利權的申請中,幾乎25%的發明家是來自美國境外。在1995-2005年間,所有在美開辦的工程及科技公司中,有25%的創辦人是來自美國境外,其中有一半是在硅谷裡創業。單是2005年,移民人口的業務聘用了45萬人,並為帶來520億元的營業額。

  但是,美國政府的移民制度卻為這批外來人士帶來不少麻煩,每年永久性居民的申請名額只有12萬個,而每個國家最多只能佔其中的7%。直至2006年9月,卻有超過一百萬人在移民名單之上。

  筆者最近訪問了1200名中國及印度畢業生,他們都在美學有所成,並且已經回流本國,他們的年紀主要在30歲左右,其中80%擁有管理、科技的碩士或博士學位。說得準確一點,他們能為美國經濟帶來最大的貢獻。他們離開美國以後,大都能在仕途上更上一層樓,超過一半的受訪者希望自己創業,只有四份之一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願意回到美國去。

  這一切為甚麼這麼重要?這是因為美國要依賴這批精明的外來移民來管理實驗室、工程設計、科技公司,美國需要這批人才來解決眼前的赤字。2000年的人口普查顯示,外來移民只佔美國勞動人口的12%,但在全美的科學家及工程師中,外來移民卻佔47%,他們都擁有博士學位。再者,1995年-2006年間,投身科學及工程行業的人口中,外來移民佔67%。如果這批人才回到他們的本國,美國的競爭優勢將會面臨甚麼問題?

  移民人口離開美國,他們會自己創業,研發專利,為其他國家帶來知識人才,他們的專業技能將貢獻中國和印度等國家,並非美國。美國的損失卻令世界得益。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