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6日電/如果說金融危機急劇惡化的2008年是世界經濟發展的轉折之年,那麼當前的2009年則是挑戰重重的風險之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最新報告都預測,今年世界經濟將出現負增長,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首次負增長。
金融危機肇始地的發達國家,仍是經濟危機的重災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報告指出,儘管這些國家採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但今年經濟仍將遭遇“深度衰退”,出現3.0%至3.5%的負增長。其中,美國經濟今年將負增長2.6%,歐元區負增長3.2%,日本則會負增長5.8%。
新華社的報道指出,在全球化的時代,幾乎沒有一個國家能從危機中倖免。世界銀行副行長詹姆斯·亞當斯在接受該社專訪時表示,目前的“金融危機正演變成一次廣泛的經濟危機,世界所有國家都受到影響”。
發展中國家自然也無法置身事外,原先發展欣欣向榮的許多新興經濟體也有經濟衰退之虞。世界銀行的報告認為,由於全球貿易將出現1982年以來首次負增長,流向發展中國家的外來投資出現枯竭,發展中國家經濟和貿易正受到嚴重衝擊。
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中國經濟在此次危機中的表現備受外界關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報告指出,由於受出口下滑衝擊,中國經濟也將放緩,但中國刺激內需的政策將會對經濟起到支撐作用。亞當斯也指出,中國政府設定的今年經濟增長8%的目標是一個“合理的目標”。
對許多國家來說,威脅還不僅僅來自於經濟領域。隨著金融危機惡化、各國失業率上升,貿易保護主義正在抬頭。世界銀行的一份報告顯示,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已有78項貿易保護主義措施被提出,其中47項已付諸實施。
世界經濟的航船正行駛在一片“未知領域”。何去何從,考驗著各國的決策者,也是即將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倫敦金融峰會的主要議題。在當前情況下,最為緊迫的,是各國應該盡可能採取積極財政政策,通過刺激投資和消費來扭轉經濟頹勢。
在各國推出的振興經濟方案中,穩定金融市場仍是前提。而在穩定金融市場方面,重建市場信心則是關鍵。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報告認為,各國必須直面金融領域存在的問題,通過剝離不良資產、重組等一系列手段使金融機構重新運轉。由於金融市場高度國際化,採取全球合作政策對重建市場信心至關重要。另外,為防患於未然,國際社會理應推進國際經濟金融體系的改革,切實加強全球性金融監管。
2009年的世界經濟仍在蹣跚而行,鋻於此次危機的廣度和深度,世界經濟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不排除在某個階段再次急劇惡化的可能性。但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世界經濟將會在今年年底前復蘇,許多持謹慎態度的經濟學家也認為,復蘇最晚可能會在2010年實現。
國際金融危機給各國帶來了挑戰,同時也提供了機遇。包括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內的許多國家領導人都指出,危機給各個經濟體的經濟轉型提供了契機。如果渡過危機並成功轉型,將能使其經濟實現更穩健和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