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將著力發展成為內地的國際金融中心,令市場憂慮本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會有所動搖。圖為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 |
中評社香港4月1日電/上海獲中央定調於2020年晉身國際金融中心,在金融市場發展上與本港短兵相接。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認為,不存在金融政策上中央向上海傾斜,堅信中央支持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政策不變,本港繼續爭取更多利好政策之餘,亦會改善監管制度。
經濟日報報道,為回應上海可能帶來的挑戰,港府一方面檢討中央關注的金融安全問題,另一方面,將集中跟進多項已向北京提出的利港金融政策建議。另外,中方也擬提前於上半年簽署CEPA補充協議6,在粵港金融合作方面,為香港帶來好消息。
陳家強昨日約晤傳媒茶敘時,劈頭便說港府早已預見上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勢頭,強調本港金融市場環境、“生態”及法制各方面仍有不少優勢。港府在堅守優勢之餘,亦會與證監會、港交所及業界共同檢視,尋求改善包括上市決策過程的監管制度。
在爭取政策方面,陳家強以可望短期內落實的人民幣貿易結算為例,說明中央在配合發展客觀條件的情況下,繼續支持本港市場發展。他重申這已是港府多年前提出的建議,現時亦有多項政策在爭取中,包括讓本港投資產品在內地銷售,以及內地資金來港投資等。
他又以粵港金融合作,為支持本港金融市場發展的一大動力。“金融中心並不限於股票市場,銀行、私募基金等市場各個環節,如能增加以珠三角的數千萬人口為服務對象,便有了龐大的實際經濟在背後支持。”
港府帶頭發債 冀引機構參與
陳家強認同國際金融中心,除股票及股票衍生產品市場外,亦應有債券、商品、外滙及利率等金融產品交易,但認為本港應認清本身條件,並非每一市場範圍都可成功。在債市發展方面,由於發債涉及政府行為,港府亦已帶頭訂下定期發債的計劃。
他指出,政府計劃每季定期發行港元債券,年期由2年、5年至10年,是希望為市場提供較完整孳息曲綫作指標,如發債達相當規模,吸引不同需要的機構投資者參與,料可吸引其他債務工具發行及交投。
他補充說,政府希望在今年7月立法會休會前通過發債的立法程序,下半年落實發債。部分債券委任金管局作中介以外滙基金票據拍賣機制推出,零售部分經銀行向公眾發售。
發債所得資金存入特別設立基金由金管局管理,投資回報作支付債券派息,政策上無意由公帑補貼債息支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