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明德日前接受大公報記者專訪。 |
中評社香港4月8日電/國民黨重新執政即將一周年,兩岸關係也邁上了一個新階段。當年號召一百萬市民倒扁的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講座基金會董事長施明德接受大公報記者專訪時指出,兩岸的問題應該交由時間去處理,彼此都要有耐心。但他認同解決兩岸問題必須在承認現狀的情況下,由簡至繁處理,即先增加兩地的經貿交流,最後才談主權的安排。他說,“中國領導人一代一代越來越務實,交給時間處理的話,相信可醫治國仇家恨”。
在專訪中,施明德首先暢談了他對兩岸關係的看法。施明德認為,目前比較和睦的兩岸關係是馬英九順應大勢下推動,這些都是當年陳水扁政府可以做的事情,但因為陳水扁貪污腐敗,為了鞏固自身的權力,而選擇了拿兩岸關係做祭品,“陳水扁是在內部有危機才挑動兩岸對立的,他是用內部反共情緒來掩飾他的貪腐,為自己的無能找藉口而已”。
經貿往來有利兩岸
施明德說,其實兩岸早就很清楚了,政治上必須要維持現狀,然後強化經貿往來,“如果十幾二十年前,沒有台灣資金注入,中國經濟也沒有那麼快發展起來,當然這樣也令台灣經濟持續發展,所以加強經貿有利於兩岸人民”。
施明德認為,兩岸要解決台灣問題,首先必須要了解台灣之所以成為現狀的事實,“在承認這個事實的基礎上,我們由簡到繁地處理問題。‘簡’的就是很多與我們生活有關的、不碰觸到主權的問題。例如,經貿的問題、交流的問題。最後的問題,才會走到主權的安排,這個當然是‘繁’的了,這個需要時間”。
參考歐盟發展模式
施明德表示,透過二十五年的牢獄生涯,他領悟到,人生面對新的問題時,先要把問題本質作新的了解和分析,判斷它是困擾還是問題:現有的條件不可以處理、不可以解決的,叫做困擾;現有的條件可以解決和處理的,叫做問題。是問題的話要馬上解決,否則解決問題的條件會流失,新的變數會不斷增加,之後問題會變成困擾。這樣便要等待新的變數,轉變成為問題時,才能解決。他形容,兩岸事務方面,有關經貿、交流等各方面都屬於問題,都應該解決;至於主權的安排,目前來講屬於困擾,應該暫時避開。
施明德主張兩岸關係的發展應當是朝歐盟化發展,甚至“一中歐盟化”也沒有問題,一個中國也無所謂。
他說,“這個‘一中’不一定是‘國’嘛。你想想看,歐洲的那些國家,德法世仇,幾百年,為了因應二十世紀末的經貿關係,他們放棄了多少主權行為。傳統上什麼叫主權?十七世紀,主權是最高唯一的、排他的權力。今天我請問,全世界哪有這樣的權力?你的權力被聯合國都剝奪了一部分了。歐盟是了不起的創造,貨幣變成歐元,一個簽證很多個國家都可以去,這裡傳統的主權概念已經被顛覆了,被改變了,被修正了。兩岸若還拘泥於保守的主權概念,怎麼有能力、有智慧解決兩岸關係?兩岸的領袖必須從十七世紀傳統的、保守的、不存在的主權概念中解放出來”。
提倡兩個“基本原則”
施明德強調,兩岸關係發展必須注意兩個基本原則。第一是和平原則,即不使用武力,因為一將功成萬骨枯,兩岸一旦起戰端,會造成很多的傷害。其次是公民投票原則,必須尊重人民。在施明德看來,兩岸沒有最後安排共識之前,北京給了台灣太大的壓力,台灣在發展國際空間上受了委屈,經貿發展受到限制。
至於兩岸關係最終會如何發展,包括會否統一等,施明德說:“如果要統一就要開條件,每一家公司都要面對併吞的可能性,有利就併。到時候北京可以申請,但要由台灣人民決定。我不能排除這些事情可能發生。”
至於台灣未來之路,施明德認為,二十一世紀的台灣,國民黨和民進黨還是會爭權奪利,他個人主張要搞社會大和解及政治大聯盟。他指出,二十一世紀台灣面對的最大問題是全球化的挑戰,大陸也同樣面對這個問題,全球化挑戰有很多壞處,但也有很多好處,兩岸人民都要面對這些。正視全球化問題,才能發展二十一世紀的台灣。
施明德——台灣政壇奇人
施明德於一九四一年一月出生於高雄市。一九六一年從陸軍炮兵學院畢業後,在小金門任炮兵監測官,一九六二年因被控涉入“台灣獨立聯盟案”,被判入獄十五年。一九七七年出獄後便投身“黨外”運動,並擔任“台灣黨外刊物人士助選團總聯絡處”執行秘書兼發言人、《美麗島》雜誌社總經理。一九七九年十二月,“黨外”勢力反對國民黨專制的“美麗島事件”爆發後,施於一九八○年一月被捕入獄,被判無期徒刑。
一九九○年五月李登輝就職,對美麗島事件政治犯頒布特赦令。施明德撕毀特赦令,堅持無條件釋放。李登輝宣布美麗島事件判決無效,施才結束連續長達四年又二個月的絕食,和強迫插胃管三千多次痛苦的灌食。他恢復自由時四十九歲,一生中卻有二十五年在牢裡度過,扣除童年,在牢裡的時間遠遠超過自由的時間。
一九九○年十月施與許信良競爭民進黨第五屆黨主席失利,隨後創建“新台灣重建委員會”。一九九二年施明德參選“立委”,並在台南市以第一高票當選。一九九三年十一月施明德接任民進黨主席,並於次年五月蟬聯第六屆黨主席。在黨主席內,施明德鑒於“台獨”主張遭到島內絕對大數民眾反對,便開始淡化民進黨的“台獨”訴求,於一九九五年九月提出“民進黨執政後,不必也不會宣布台灣獨立”以及“政黨大和解”的主張,開啟了民進黨的轉型工程。一九九六年三月施明德因民進黨在“總統”選舉中大敗而請辭黨主席。一九九八年施當選第四屆“立委”。
二○○○年十一月,施因不滿陳水扁上台後的獨裁專制,正式宣布退出民進黨,成為繼許信良之後第二位退出民進黨的黨主席。二○○一年六月施明德聯合一批跨黨派人士,組成一個叫“山盟”的政團組織,主要是表達對陳水扁上任後種種表現的失望。
二○○六年八月施明德不滿陳水扁家族貪瀆,發動百萬人反貪倒扁運動,九月九日開始在“總統府”前發動靜坐,十月十日率領紅衫軍發動天下圍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