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紀以來,美聯儲為了刺激本國經濟增長,自2001年以來大量發行貨幣並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終於導致了目前這場起源於美國次級債市場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從而給全世界的投資者造成巨大損失,全球經濟也因此一蹶不振。正當世界各國協調一致、努力抵禦危機的時候,美聯儲卻不顧及自己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責任和地位,通過大規模購入美國國債增加市場美元供應,這意味著美元幣值將不斷走弱,意味著包括中國在內的眾多債權國將再次為美國政府的救市買單。
“種種跡象已越來越清楚地表明,在現有貨幣體系中,如果我國不謀求自身利益,下一次危機到來時,我國必將遭受比這次嚴重得多的損失。”中國社科院亞太所所長張宇燕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這就需要我們一方面積極聯合發展中國家協調一致,推進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另一方面,積極落實和完善中國與周邊經濟體的貿易投資人民幣計價結算的制度安排,加快港澳地區人民幣業務的發展,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步伐。”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說。
此外,接受採訪的專家普遍認為,實現人民幣國際化,不僅可為我國在將來國際貨幣體系改革中獲得更多發言權,而且,還將有利於保持國內經濟政策的獨立性,保持國內經濟的穩定,同時,也是中國躋身於世界經濟強國的必要條件。
人民幣國際化路徑圖逐步展現
從半年內我國先後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簽署6500億元貨幣互換協議,到此次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可以看出人民幣“走出去”的步伐明顯加快,一張人民幣國際化的路徑圖正逐步展開。
“人民幣國際化正在實行兩個"三步走"。”光大銀行董事長唐雙寧用兩個“三步走”刻畫出人民幣國際化的路徑:一是地域的“三步走”,目前人民幣在周邊地區以“硬通貨”的形式出現,已經實現了准周邊化,將來人民幣可以由准周邊化發展為正式周邊化,進而發展為正式區域化及准國際化,最終人民幣將真正實現國際化。二是貨幣職能的“三步走”,即結算貨幣、投資貨幣、儲備貨幣。配合地域的“三步走”,人民幣可依次成為周邊國家貿易結算貨幣和區域性的投資貨幣,最後人民幣將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為全球各國所接受。
不過,專家也指出,人民幣國際化雖然已提上日程,但前路漫漫,至少有幾個門檻要邁過。
“要完成人民幣國際化的第二步即讓人民幣成為區域間的投資貨幣,其前提是必須要實現人民幣的可自由兌換。”曹紅輝指出,目前我國人民幣僅在經常項目下實現了自由兌換,資本項目下的自由兌換還沒有實現,這成為未來人民幣國際化的最大障礙。
此外,我國必須具有成熟的金融市場,有能力為周邊國家提供更多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必須推動人民幣計值的亞洲債券市場的發展,為形成儲備貨幣職能奠定金融市場基礎,減輕對美元債券市場的過度依賴,給國外的人民幣持有者創造投資的渠道。
當然,最重要的是不斷增強國力。“一個強大的貨幣背後必須要有強大的和高效率的經濟做後盾,經濟的大起大落一定會使得幣值隨之大起大落,因此經濟的穩定增長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重要先決條件。”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