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3日電/新近出爐的上市銀行年報,猶如一份份亮麗答卷,給中國和世界帶來了春的氣息:2008年,中國工商銀行實現利潤1112億元,同比增長35.2%;中國建設銀行實現利潤926.4億元,增長34%;中國銀行實現利潤643.6億元,增長14.42%;交通銀行實現利潤283.93億元,增長40.05%。
從全行業看,2008年,中國銀行業實現稅後淨利潤5834億元,同比增長30.6%;資本回報率17.1%,預計比全球銀行業平均水平高7個百分點以上;全行業利潤總額、利潤增長和資本回報率等指標名列全球第一。
人民日報報道,2008年,國際金融市場風雨飄搖,中國銀行業之所以獨樹一幟,與其近年加快建設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增強風險抵禦能力密不可分。在央行、銀監會的審慎監管下,到2008年底,有193家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達標,達標銀行資本占銀行總資本比重高達99.5%。中國銀行業還密切關注國際金融市場動向,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及時調整資產結構和投資策略。2008年以來,工行大幅減持了涉險外幣債券,並對相關涉險外幣債券計提了足額呆壞賬準備金。年報顯示,去年末,工行持有美國次級住房貸款支持債券等三類債券18.49億美元,僅占工行總資產的0.13%。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汹湧襲來、國內經濟增速下滑等種種不利因素,中國銀行業堅決執行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擴大信貸投放規模,加快投放進度,既有力支持了擴內需、保增長,又增強了自身的盈利能力。自去年11月以來,銀行信貸駛入“快車道”,今年1月的新增貸款更是創下1.62萬億元的歷史紀錄。充足的信貸投放不僅有利於中國經濟企穩回升,也有利於銀行克服存貸款實際利差收窄的困難,做大規模,以量補價,保持利潤較快增長。
在增加信貸投放的同時,中國銀行業還優化信貸結構,加大對中小企業、“三農”等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建行在全國建成了78家“信貸工廠”模式的小企業經營中心,對小企業貸款實行工廠化的流水作業。“有了這樣的專門機構,小企業一上門就知道找誰,客戶經理也會主動出擊,不像以前那樣眼裡只有大客戶;小企業貸款的平均處理時間更是從10.9天縮短為5.7天!”建行鎮江分行中小企業中心主任竺大斌說。目前,銀行業對中小企業貸款增速正在加快。2008年,小企業貸款餘額比2007年增長了15%。
說到底,在國內外經濟環境發生劇烈動蕩的情勢下,中國銀行業仍能保持穩健步履,得益於堅持不懈的金融改革。6年前,國有商業銀行還被境外一些媒體稱為“技術上已瀕臨破產”、“定時炸彈”,經過股份制改造、引進戰略投資者、重組上市等重大舉措,已發展成為具有廣泛國際認知度的大型商業銀行。在國有銀行改革的帶動下,其他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風險化解和重組改革也成功推進,中國銀行業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主要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已從2002年末的 23.6%下降到2008年9月末的6.01%。當前,中國銀行業的整體實力正處在歷史最好時期。銀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不僅有利於其自身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還為中國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