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推進階段,蘊藏著巨大需求和增長潛力,有改革開放30年建立的物質、科技和體制基礎,有充裕的資金、豐富的勞動力等要素支撑,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和諧安定的社會環境。只要我們不懈努力,在戰勝危機的同時,一定能够使我國經濟發展的體制性、結構性矛盾明顯緩解,國民經濟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明顯提升。中國經濟發展的潛力必將進一步釋放,在改善本國人民福祉的同時,為世界各國提供更多的貿易投資機會。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中國實施的一攬子計劃已初見成效,經濟運行出現積極變化,形勢比預料的好。主要表現:一是投資增速加快,消費較快增長,國內需求持續提高。
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8.8%,比去年同期和四季度分別提高4.2和6.4個百分點;城鎮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長87.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15.9%,增幅同比提高3.6個百分點。在"家電下鄉"和小排量汽車減稅等政策帶動下,家電、農機等行業產銷大幅增長,汽車銷售創歷史新高。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8.2%,初步扭轉一年多來的下降局面。
二是工業生產逐步企穩,農業形勢總體穩定。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3%,增幅比前兩個月提高4.5個百分點;消費品工業呈現回升態勢,裝備制造業和部分原材料工業出現轉機。強農惠農政策加快落實,產生積極效果。糧食播種面積增加,夏糧長勢較好;農資供應充足,春耕備耕進展順利。
三是結構調整積極推進,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產業升級較快。中西部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都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沿海地區工業總體增速雖然較低,但恢複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增勢較強,生物生化制品、通信交換設備、醫療設備及器械制造業等增速明顯超過工業平均增速。
四是城鎮就業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一季度城鎮新增就業268萬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同比實際分別增長11.2%和8.6%。五是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金融市場平穩運行,社會信心提振,市場預期改善。
應該看到,國際金融危機還在擴散蔓延,世界經濟衰退的基本態勢沒有改變,金融體系存在的問題沒有解決,實體經濟惡化超出預期,全球經濟複蘇可能經歷較長和曲折的過程。
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困難很大,主要是:外部需求持續萎縮,出口下降幅度較大;農業穩定生產、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一些行業產能過剩,工業增長回升乏力,經濟效益繼續下滑,財政收入減少,就業形勢十分嚴峻。
在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我們既要看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堅定戰勝困難的決心和信心;又要充分估計形勢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保持清醒頭腦,增強憂患意識,寧可把形勢估計得嚴峻一些,把困難考慮得充分一些,做好應對更大困難的長期准備。
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毫不放鬆地全面實施應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努力把金融危機的影響降到最低限度,促進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世界各國的命運已緊緊聯系在一起,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在國際金融危機中獨善其身,沒有一個國家能够以一己之力戰勝這場危機。
亞洲是全球經濟最具活力和潛力的地區之一。人口約占全球總人口的60%,經濟總量、貿易總額約占全球的1/4和1/3。雖然各國國情不同,但維護國家主權、加快經濟發展、弘揚公平正義、增進國民福祉的目標是相同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打擊恐怖主義和跨國犯罪,遏制疫病蔓延、環境惡化等方面面臨的挑戰是相似的;深化雙邊多邊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的意願是一致的。
目前亞洲地區各種合作機制相繼建立并取得積極成效,經濟、科技、人才等領域交流與合作不斷深化,合作的基礎日益牢固。有效應對這場金融危機,亞洲各國不僅要把本國的事情辦好,而且要進一步加強合作,攜手努力,同舟共濟,推動亞洲共贏發展,成為世界經濟複蘇的重要引擎。
中國是亞洲合作的積極參與者與建設者,堅定不移地奉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和睦鄰、安鄰、富鄰的周邊外交政策。特別是近些年來,我們與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雙多邊自貿協定,推進了貿易和投資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