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肖金泉:“這個產品設計實際上它這個像一些比較大的金融機構或者銀行他實際上給客戶設計出來,他是和客戶的一個,應該說是一個博弈關系。”
銀行和客戶簽了協議以後,那麼來講實際上在賭,賭這些就是說石油或者期貨的價格或者股票的價格,他們就是說一個增長或者是一個下跌。
肖金泉解釋說,在一般人的概念中,Accumulator就是通過這些私人銀行購買一些優惠打折的股票,同自己在證券市場上操作并無本質區別,然而事實上卻并非如此。這些投資Accumulator的客戶存在帳戶裡的資金,并沒有直接用來購買市場上的股票。
肖金泉:“而客戶他存在銀行裡的錢實際上他已買這個金融衍生產品的保證金了,所以往往就是說你客戶存的兩千萬他根據你的資產狀況他會給你放大,放大就是你購買的數額。”
為什麼這樣一種理財產品會讓許多投資者趨之若騖?專家分析說,一個原因是有些投資者確實偏好高風險高利潤的理財產品,另一個原因是牛市行情中部分投資者盲目相信股市只漲不跌;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許多投資者對這種金融衍生產品的風險并不了解。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的肖金泉告訴記者,他所代理的一些案件中,很多投資者就表示當時根本不了解這些金融衍生產品,大部分人僅僅知道這種產品的收益,而不知道它的巨大風險。在杠杆的作用下,假設你的帳戶裡有 1000萬元,那麼你的合約數值就會高達五六千萬,在收益放大的同時,風險也隨之放大。
肖金泉:“那麼以至於很多客戶,很多千萬富翁億萬富翁掉進去以後,就是10年,甚至一生的積蓄,由於購買了這個產品不僅血本無歸,而且就是說變成了一個需要重新創業了。”
金融衍生品=富豪殺手?
通過專家的解釋,我們知道了,郝婷和賴建平購買的不是收益豐厚的投資寶物,而是一種風險極高的金融衍生品。一些香港媒體估計,僅在2007年,整個香港金融市場成交的累積期權合約總值就在1000億美元以上,涉及到包括星展銀行、渣打銀行、荷蘭銀行、匯豐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這些產品積聚的風險隨著股票市場、期貨市場暴跌,急劇放大,把投資者的財富席卷一空。
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曾經在摩根士丹利擔任了9年的亞太區經濟學家,他對國際投行設計的這些金融衍生品有著深入的了解,按照他的推測,國內投資Accumulator的人數遠遠超過香港。
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中國這次做這個衍生產品人的話,是成千成萬的人做衍生產品的,這個規模是非常大,可能中國大部分有錢人都做了這個。”
黃明博士告訴記者,他在長江商學院的數十個學生都購買了和郝婷一樣的KODA產品,這些人絕大部分都是國內的民營企業家。
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黃明:“其實對國有企業來說,這也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我們注意到了最近有一批國有企業蒙受了巨額的衍生產品的虧損,也是做的非常複雜的衍生產品和郝婷做的這種複雜衍生產品非常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