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4月30日電/聯合晚報今天的社論指出,台灣終於得以觀察員的身分,參加世界衛生組織大會了。這樣的消息,在全球受到新型流感威脅下,特別有意義。
社論說,台灣爭取加入世界衛生組織,有兩個相關但不完全相同的目的。普遍性的目的是參加國際組織,擴大台灣的國際參與空間;另外特定的目的,是為了讓台灣的衛生醫療可以跟世界各國進一步合作。現在受邀以觀察員身分出席世衛大會,雖然尚非正式的會員國,也尚未能超越“中華台北”的名稱限制,但至少今年能參加已是重要起步,未來有機會繼續突破,已經達到擴大國際參與和衛生醫療交流的雙重目的。參與WHA說明台灣的衛生醫療體系高度發達,參與WTO說明台灣在經貿上與世界互動密切,這兩項優勢,有助於強化台灣在國際社會的角色。
爭取參加世衛的努力,並非自馬政府才開始。民進黨長期有此主張,也在執政的八年間,積極動用各種資源向世衛叩關,老實說,其開疆拓土也算有所功績。然而令人遺憾的,這項對台灣有好處、又是民進黨起頭做的努力,今天稍稍結出一點花苞時,民進黨的反應卻沒有欣慰沒有高興,只有嘲諷和加重批判。蔡英文主席仍在強調“主權疑慮”,似乎忘記了這件事從民進黨執政時期即具備的正當性,難道也忘記了自己曾經付出的心血努力?民進黨強調“中國”在這件事上的角色,所以充滿了懷疑和不滿,甚至把參加世衛會議解釋成負面的消息。如此反應,似乎也未把台灣社會普遍的福祉放在眼中了。
社論指出,民進黨未必需要替國民黨鼓掌,可能也無視中國大陸的“善意”,但總可以、也應該為台灣走出這一步而感到高興,也可以、也應該為民進黨種下的果實有了收穫感到欣慰。朝野政黨對內政議題有歧見,但對於外交收穫總該有共識吧。如果民進黨暫時放掉意識形態上非要反國民黨、反中國不可的立場,就事論事展示風度,才能對台灣擁有更健康的政治環境做出具體貢獻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