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4日電/東盟10國與中日韓(10+3)三國財長3日在這裡發表聯合公報宣布,規模為1200億美元的亞洲區域外匯儲備庫將在今年底前正式成立並運作。
公報說,“10+3”財長已就區域外匯儲備庫的出資份額、借款方式和監督機制等所有要素達成共識,並一致同意盡快建立獨立的區域監督機構,以監控和分析區域經濟狀況並支持區域外匯儲備庫決策。
公報還說,“10+3”財長同意成立一個專家咨詢委員會,與亞洲開發銀行和東盟秘書處緊密合作,加強現有的監督機制,為區域外匯儲備庫的監督機制搭好框架。
公報指出,籌建區域外匯儲備庫有兩個核心目標:一是解決區域內的短期資金流動困難;二是作為現有國際金融機構的補充。下一步,“10+3”財長將共同努力以使儲備庫在年底前運作。為此,“10+3”財長已要求其副手們制定儲備庫運作細則和執行方案。公報表示,歡迎中國香港加入區域外匯儲備庫。
公報強調,面對目前嚴峻的全球經濟形勢,各國應共同努力增強市場信心,保持金融穩定並阻止經濟進一步下滑。此外,各國還需對甲型H1N1流感疫情擴散這一新的威脅可能帶來的影響保持警惕。
根據公報提供的數據,在亞洲區域外匯儲備庫中,中日韓3國出資比例為80%,東盟10國為20%,其中包括香港在內的中國出資比例為32%,日本的出資比例也為32%,中日同為最大的出資國,韓國的出資比例為16%。
2007年5月,在“清邁倡議”的基礎上,東盟和中日韓財長會議提出了成立亞洲外匯儲備庫設想。今年2月22日,在泰國普吉島召開的東盟和中日韓特別財長會議決定,將籌建中的區域外匯儲備庫規模擴大50%至1200億美元。
謝旭人:亞洲區域外儲庫意義重大
中國財政部長謝旭人3日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表示,建立亞洲區域外匯儲備庫對維護地區經濟金融穩定具有重大意義,並將對改革和完善國際金融體系產生積極影響。
謝旭人在接受新華社等中國媒體聯合採訪時表示,這次“10+3”財長會議就儲備庫的主要要素達成共識,展示了東亞國家齊心協力、共同應對金融危機的信心和決心。這將原先鬆散的雙邊援助網絡提升為較為緊密的多邊資金救助機制,使區域財金合作水平上一個新台階,增強本區域抵禦金融風險的能力。
他說,就儲備庫的實際作用看,這些國家在遇到流動性困難時可以從儲備庫中獲得資金支持。儲備庫是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金融組織資金援助的有力補充。為保證儲備庫的順利運轉,有關國家還將加強區域經濟監測,著手建立獨立的區域經濟監測機構,這將有助於提高本地區危機預警能力,進一步增強防範危機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