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體育總局局長劉鵬在北京飯店會見高雄市長陳菊 |
中評社台北5月23日電/中央日報網絡報今天的社評說,當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踏上月球表面時,他說:“這是我的一小步,人類一大步。”若以這句話來看待高雄市長陳菊的大陸之行,也相當貼切。
陳菊不但是民進黨目前職位最高的公職人員,更算是反對運動的前輩人物,其份量及影響力不可小覷,當然會受到中共當局的重視。這從對岸煞費苦心地安排她的入境事宜就看得出來,中共是如此地看重陳菊此行及其隱含的重大意義。
對於陳菊的登陸之行,台灣內部呈現兩極化反應。藍營普遍肯定,認為不管意識型態的差異,與兩岸接觸是不可避免的方向,且是中共與民進黨相互瞭解認識的重要一步,可減少雙方的相互猜忌。反觀泛綠陣營卻有異議之聲出現,相當程度地反應了民進黨內不同派系對兩岸關係的立場。
民進黨中央對陳菊之行“低調肯定”,說這是身為世界運動會主辦城市應盡的責任,希望將此行定調為非政治性接觸,以免支持者的反彈。她所屬的新潮流系固然支持破冰之旅,反新潮流的其他派系卻認為這是自打嘴巴的行為:在舉行了5/17“嗆馬反傾中”遊行之後,陳菊竟然就到大陸,根本是愚弄支持者。一些本土社團就揚言在明年底北高市長的黨內初選,將有“適當反制行動”。
社評指出,可是民進黨中央的說法根本不成立。如果是以主辦單位的身份去大陸,那為何陳菊不到其他“國家”推銷世運會呢?如果只是單純的體育活動,為何單單選擇中國大陸?陳菊為何會對媒體表示,希望讓大陸當局聽到台灣不同的聲音?難道正如外界猜測是為了開幕式的安排,以避免在高雄出現由大陸體育總會副會長宣布世運開幕的窘境?
很多交涉內幕當然不足為外人道,但陳菊此行最重要的啟發,就是民進黨應當從此改變其完全拒絕與對岸接觸的作法,勇敢面向中共,才能從根本扭轉其錯誤的兩岸政策。
社評說,謝長廷早在擔任高雄市長之際,就有意願訪問廈門,也獲得對岸的善意回應。而一些民進黨籍的民意代表2005年7月就有意訪問大陸,但當時陳水扁的“其實沒有什麼好接觸的,也沒有什麼好了解的”一句話,不但迫使這些人打消參訪大陸的計劃,從此更加深了民進黨仇視中國大陸的心結。
陳菊在北京其實說的好:“除了國民黨政府的意見和聲音,還有廣大台灣社會的意見、聲音和堅持”,她認為北京當局務必要面對且了解民主制度下的不同聲音。她的這番話才是人民希望看到的民進黨:能理性、溫和地表達不同意見。
呂秀蓮也支持陳菊的大陸之行,強調民進黨應調整兩岸關係,不容許停留在美麗島時代的舊思維看待中國大陸。呂秀蓮接著說,“政治是有機的學問,凡事必須與時俱進,獨派及本土派也要面對這個現實,不能閉門造車。”並期勉朝野兩大黨能共同努力縮短兩黨距離,調整兩岸關係。
社評說,對當前兩岸關係如何走下去而舉棋不定的民進黨來說,這兩位民主前輩的談話有如當頭棒喝,應起振聾發瞶之效。
簡單的說,如果民進黨寄望自己能在兩岸政局中發揮一定的影響力,就必須調整自己的身段、改變窠臼的思維、重新面對全新的兩岸關係,才可能有一席之地。不管喜歡不喜歡中國大陸,既然對岸是個足以影響台灣前途的對手,民進黨就當思考如何面對這樣的嚴峻挑戰。
既然對岸的一舉一動影響台灣甚鉅,民進黨既然這麼在意中共的作為,何不放膽直接面對挑戰,以理服人,展現民主風範,也能讓對岸領導人學習何謂尊重民主自由人權?
民進黨更別忘了,既然自視為有使命的社會意見領袖,就應當負起責任,全面拋棄陳水扁時代的仇視心理,轉變其支持者對中國大陸的扭曲印象,以較為積極、正面的態度來看待對岸的人事物,這才是個有擔當的政黨。這應該是蔡英文和民進黨不可推卸的責任。
社評指出,蔡英文既然成功地以517遊行凝聚了黨內和支持者的團結,就更應該以她得來不易的威望,讓台灣社會不同的聲音能以溫和、理性的方式呈現;並營造合適的氣氛,讓民進黨能與國民黨政府進行理性的政策辯論,進而形塑良好的政治環境,讓政治回歸常態,少一些激情,多一些溫情,這才是人民支持馬英九的主要原因。
民進黨既然試圖與陳水扁的舊時代切割,就更應該拋棄過時無用的衝突論,改以對台灣有利的交流途徑,才是愛台灣的真正作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