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後果:大量的投資造成了需求過大,物價就上升了,特別是生產資料價格就上升了,這樣,銀行信貸就緊縮了。銀行信貸緊縮以後,經濟又會下來,於是又要靠增加投資,這種情況就形成了W型。
第二個可能出現的後果:經濟沒有轉型,大量的投資以後,結構失調,某些部門產能過剩了,庫存增多了,於是不得不又壓縮投資,經濟下來了,不得不再靠追加投資。所以就形成了W型。總之,一是促使銀行信貸的緊縮;一個是產能過剩造成投資的壓縮。這兩種情況都是需要警惕的。
政府的任務就是微調和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所以,經濟復甦看來不會那麼快,因為經濟還沒有轉型。當前這段時間應該加大經濟轉型的力度。這幾年我幾次帶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調研組到廣東調研,我們感覺到自主創新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只有自主創新下的復甦才是真正的復甦,只有經濟轉型了,才是真正的復甦。
政府投資需謹慎
問:您剛才提到,單純的投資並不一定能給經濟復甦帶來良性發展的可能,是否是因為 “投資會擠了消費”?
厲以寧:“投資擠了消費”是計劃經濟用語,計劃經濟時代才出現投資擠了消費的情況。因為計劃經濟下是有配額的。給生產部門用多了,消費就少了。比如說煤、鋼鐵、電等等,都在計劃配額之下分配的。在市場經濟下沒有這樣的問題,投資和消費都是由市場決定的。實際情況是:因為過去長期消費不足、內需不足,不得不加大投資。要保持一定的增長率,消費不足怎麼辦?就要加大投資。可見,正是消費不足引起了投資的不斷擴大,不是投資多了擠了消費。如果消費充足,為什麼要不斷加大投資呢?市場經濟中,投資和消費的關係總有一定的比例。消費增加以後,市場需求增加了,於是就增加投資,增加了投資就會進一步刺激消費,形成良性循環。
問:既然這樣,您認為,要推動經濟復甦在增加投資的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厲以寧:在增加投資、增加信貸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到兩種金融風險:一種風險是外生的金融風險,另一種風險是內生的金融風險。
前一階段表現出來的主要是外生的金融風險。外生的金融風險是怎麼產生的呢?我們的產品出口受挫,外國企業欠我們的貸款沒有還,銀行不能如期從出口企業收回貸款。這種金融風險是外生的。現在投資加大以後,我們就要注意到內生的金融風險正在生成。大量的貸款下去以後,企業怎麼辦呢?它們能還嗎?假如又出現了產能過剩的情況,能還嗎?假如大量的投資以後,不是短期內就會有效的,特別是一些基礎設施的工程,期限較長,所以內生的金融風險就加大了。內生金融風險加大的結果,很可能使得我們在下一階段中,內生和外生金融風險並存。
所以在復甦期間要注意的是:第一,要健全破產制度,這在當前是非常重要的;第二,要減少法律的執行成本,現在欠債不還,對法院來說執行的成本是非常大的;第三,制裁要到位,對於賴賬的、欠債不還的,制裁要到位。這樣就有助於減少內在的金融風險,但是更重要的是投資仍然需要謹慎,銀行貸款審核制度不能放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