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2日電/香港《文匯報》今天發表題為“港股小陽春 並非經濟轉勢”的社評說,市場憧憬內地經濟快速復甦,加上A股及亞太區股市全面造好,資金持續流入港股,帶動港股昨日大升717點,收報18,888.59點,創逾8個月的新高。同時,政府數據顯示,本港4月份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按年下跌4.4%,總銷貨量則按年下跌5.5%,跌幅明顯收窄。
社評表示,港股持續攀升,主要受大量熱錢流入帶動。儘管港股升浪的動力並非直接來源於實體經濟,但股市大幅飆升所產生的財富效應,卻為內需市場注入活水,刺激消費意慾,有利實體經濟回升。不過,熱錢來去倏忽,一旦外圍環境逆轉熱錢急速撤走,不僅股市將出現大幅調整,內需市場亦會遭受重創。因此,本港的經濟復甦雖說可以借助熱錢拉動,但當局仍須加大刺激經濟、支持中小企及保就業的力度,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經濟健康穩步回升。
社評指出,港股傳統智慧有“五窮六絕七翻身”之說。然而,港股在5月份卻累升逾2600點,是1974年以來表現最好的5月。6月的首個交易日,港股更直迫萬九點大關。在本港經濟持續倒退,失業率不斷攀升之下,港股升勢不止,顯然是熱錢湧入所致。相比起歐美等地,內地經濟仍保持高速增長,各大投資銀行都預期中國是全球最快復甦的國家之一。熱錢紛紛流入港股購買國企股,等如是購入國企資產,升值潛力大。同時,港股市場進出自由,熱錢流入暢通無阻,市場規模又較小,大戶舞高弄低較容易,向來是國際熱錢套利的首選。正是由於大量熱錢持續湧入,令港股在實體經濟未明顯好轉的情況下,仍然可以屢創新高。
雖然港股升勢缺乏實體經濟支持,但熱錢在港大量投資股市樓市,令資產市場熱火朝天,卻為實體經濟帶來助益。港股與零售數據一直關係密切,股市好景,市民資產水漲船高,大批業主脫離負資產行列,自然放膽消費,刺激零售額回升,4月份零售總額跌勢大幅放緩正是明證。還應看到,大量熱錢流入,令現時銀行體系結餘總額已增至2500億,銀行水浸一方面促使銀行重開水喉,以解中小企燃眉之急;同時,息口長期維持低水,亦減低企業融資成本,有利企業度過寒冬。
社評認為,港股“成也熱錢,敗也熱錢”。熱錢只為套利而來,待投資者入市在高位接火棒時,再反手大舉沽空套利,往往令投資者損失慘重。97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港股亦出現過一輪不尋常的大升市,但之後熱錢鎖定利潤後急速撤出,港股立即一瀉千里。前車之鑑,投資者應清楚此輪升市潛藏的風險,投資時謹慎小心,量力而為。同時,當局亦需清醒地看到,現時港股出現的小陽春並不代表經濟已全面轉勢。實際上,不少中小企經營仍處水深火熱,減薪裁員之聲依然不絕於耳。香港必須加大刺激經濟力度,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才是治本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