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推中大盤股亦有可能
關於重啟IPO後首家(批)企業選擇大公司抑或小公司,市場各方有較多關注。較早時,曾有觀點認為首家企業可能由創業板公司擔綱,但由於創業板首發公司的實質發行和上市工作恐將在10月以後才能完成,而《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發佈時,監管層明確將在正式發佈後安排IPO重啟,故相關預測顯然已不符合實際。
關於首發企業選擇的第二種觀點是從中小板已過會企業中遴選,該觀點認為,從中小板恢復IPO有利於降低擴容壓力,容易控制新發行制度下的試驗風險,待積累經驗後,可用於大盤股恢復IPO。上述觀點一度引起監管部門的關注和認可,“中小板恢復IPO-創業板首發-大盤股恢復IPO”的路徑也一度引領了市場的輿論。
然而,伴隨市場各方對發行改革和重啟IPO理解的深化,最近亦有新的觀點出爐。針對幾乎一邊倒地認為應從小盤股恢復IPO的輿論,有大型投行人士認為,小有小的好處,但小也有小的問題──容易被炒高,中簽率可能更低。“並不一定要刻意選擇大小,更重要的是準備情況,包括投資人的準備、發行人的準備,同時要注意公平性,不妨也發些大公司,大有大的好處。”因為只有大盤股才能給投資者提供更多的中簽機會,可以平抑暴炒的可能性,而且目前待發的大盤股也並不特別大,對市場的影響有限。
記者注意到,在已過會的公司中,除規模相對較大的公司如中國建築(2.92,0.10,3.55%)首發規模120億股之外,其餘企業總計擬發行股本不過幾十億股,在當前流動性較為充裕的宏觀環境下,並不存在所謂的較大擴容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