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哲民在書中記載了自己的親身觀察,包括阿拉伯商人在中國義烏市場的活躍,以及中國商人在大馬士革設立店舖,還解釋了為何“中國的企業家大多是女性”。他認為,這種民間的交流,再結合上政治戰略層面的考慮--中國需要石油資源,阿拉伯世界需要與美國抗衡的勢力--就令到中阿之間的關係在短短幾年裡突飛猛進。
然而,貝哲民也務求冷靜客觀,避免超離現實的設想。例如他提到,儘管中國現在已是中東石油的大買家,但由於阿拉伯社會對外來投資有嚴格規限,所以中國近幾年對非洲大規模輸出資金和人員的情境,不大可能會在中東重演。
除了實質的經貿交易,他還提到中國的“軟實力”在阿拉伯世界造成的影響。在此他也採用了很多人談論的“中國模式”(China Model)一詞。但他指出,他不會像很多學者般幻想,認為中國已創出了新的經濟增長獨門配方,其他國家可以“照辦煮碗”抄襲。而事實上,“敘利亞官員在北京的座談會上聽到的忠告,跟他們從IMF處得到的沒有兩樣。”
相較而言,貝哲民認為“中國模式”的重要性,首先在於它的開放市場改革方向,活生生的成功例子比任何一個華盛頓閣員的說法都更具說服力;而中國持續多年的高增長數字,也讓其他發展中國家覺得“事有可為”;此外,中國的成功也在於能夠設計適合自身國情的經濟政策,而且務實得可以在碰壁時立刻修改路線。此種種都有助阿拉伯世界經濟體進行正確的改革。
最後,貝哲民認為,中國和阿拉伯世界的交往愈來愈緊密,對西方世界構成的真正挑戰不在於經濟,而在於社會層面。在談及兩地傳媒業的篇章中,他指出中國和中東愈來愈習慣以中文或阿拉伯文互相溝通,而不再需要用英文。他在書中提出的重點,是西方有必要適應一個“很不一樣”的世界--就是中國和中東這兩個偉大古文明愈來愈重視對方,攜手重新掘起,而西方對此喪失話語權,甚至連可以理解他們對話的人材都缺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