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黨政治是畸形的政黨政治
主持人:這檔《博東看兩岸》節目一直受到廣大聽衆朋友的關注和喜愛,下面我們接進一位聽友的電話,看看這位朋友有什麼問題要請教徐教授。
聽友:我想請問徐教授,在陳水扁提出要重回民進黨以後,民進黨就成立了一個審查小組。如果這個小組通過了陳水扁重回民進黨的申請,那麼,這件事對日後民進黨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徐博東:這3人“重新入黨審查小組”早先就已經成立了,不是陳水扁提出重新入黨申請後才成立的。前面我已經講過,這3個人很難達成共識,可能會將矛盾上交,由民進黨的中常會或中執會審查。島內各種民調都顯示,認為陳水扁沒有犯罪的只是一小部分人,絕大多數包括綠營的一些民衆都認為他有罪,所以民進黨不敢掉以輕心,隨便批准他重新入黨。但如果民進黨不同意陳水扁重新入黨,又會惹怒“挺扁派”,造成綠營的分裂,同樣也會給民進黨年底縣市長選舉造成負面影響。“挺扁”勢力的票源占綠營基本盤的三分之一左右,民進黨不會輕易放棄這部份票源,這就是民進黨左右為難的關鍵,也是陳水扁吃定民進黨的根本原因。
聽友:陳水扁現在已經是弊案纏身,那為什麼民進黨內還會有人支持他重回民進黨?
徐博東:“急獨挺扁派”只問“立場”不講“是非”,他們認為陳水扁是“台灣人的總統”,再有錯也要支持,所謂“肚子扁扁也要挺阿扁”!而且陳水扁謊稱他A錢是要建立“台獨建國基金”,一般人不會相信這種鬼話,但“急獨挺扁派”卻會當真,而且把它作為繼續挺扁的理由。而這也正是台灣政治最悲哀的地方!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民會同情支持貪污罪行的。所以說,現在的台灣社會是一個不正常的社會,台灣的政黨政治是畸形的政黨政治。
“逢中必反”,民進黨繼續失去民心
主持人:“開放大陸學歷”、“大陸廣告”、“大陸學生赴台就學”這些得到多數台灣民意支持的選項,民進黨為什麼還要強烈反對?
徐博東:民調顯示,“采認大陸學歷”、開放“大陸學生赴台就學”和“大陸廣告”開放政策,確實得到大多數台灣民衆的支持。其實在民進黨執政時期,蔡英文當“陸委會主委”的時候也曾經做過評估,認為這三項政策應該朝開放的方向推動。但是民進黨下台後卻昨是今非,極力反對馬團隊實施這三項開放政策,真不知道蔡英文如何自圓其說!
民進黨反對的“理由”都是無法成立的。反對“采認大陸學歷”,說是為了避免大陸學生搶奪台灣學生的工作機會。這明明是在誤導台灣民衆,實際上承認大陸學歷是為了讓在大陸學習的台灣學生可以回到台灣就業。而按照台灣的規定,大陸的學生根本就不允許到台灣去找工作;民進黨說開放“大陸廣告”和“大陸學生赴台就學”是中共的“統戰陰謀”,這更是無稽之談!實際上台灣的教育資源過剩,學校生源嚴重不足,開放陸生入島,正可以解決這一難題,有利於台灣教育的持續發展。而開放大陸廣告純屬商業行為,更是與政治不沾邊。民進黨卻說這是“植入性營銷”,會控制台灣輿論,進行“統戰宣傳”等等。
民進黨之所以“逢中必反”,一方面是民進黨根深蒂固的“反共”、“恐共”情結作祟,“台獨”意識形態掛帥,完全沒有自信,害怕兩岸交流特別是青年學生的交往,動搖“台獨”的社會基礎;另方面是年底的縣市長選舉臨近了,民進黨不願意讓馬英九政府加分,認為放行這三項開放政策,對國民黨選情有利。所以我們說,民進黨是一個極端自私自利的政黨,為了一黨之私,不惜損害台灣老百姓的利益。民進黨這樣做只會繼續失去民心,不會有好的結果。不過民進黨不可能阻攔這三項開放政策在“立法院”過關,國民黨采取的對策是“以退為進”、“後發制人”的策略,先讓民進黨充分表演,有多數民意撑腰,國民黨馬英九信心滿滿。
民進黨需再慘敗,才會調整兩岸政策
主持人:在高雄市長陳菊等綠色縣市長訪問大陸之後,民進黨對公職人員赴大陸參訪曾有鬆動的跡象,表示不反對與大陸的交流。那麼,為什麼到了關鍵時刻又收回去了呢?
徐博東:民進黨現在要調整它的兩岸政策,難度非常大。針對是否要修改大陸政策,目前民進黨內形成了“三駕馬車”互相制衡的態勢:
一是南部的縣市長,比如說高雄市長陳菊和台南縣長許添財,他們出於地方的經濟利益,出於地方民意的壓力,主張開放民進黨的公職人員到大陸參訪。這些縣市長中有的要爭取連任,有的將來要選“立委”或是想當黨主席,也就是說從自己的生涯規劃著想,他們現在就必須要做出政績來,累積自已的政治資本。而要做出政績,就必須跟上兩岸開放的步伐,從兩岸交流中獲取政治和經濟利益,所以要求開放赴大陸參訪。
二是一些民進黨的“立法委員”和“急獨挺扁派”,堅決反對開放兩岸政策。原因是他們現在還沒有選舉的壓力,還不到需要討好選區選民的時候。相反,通過杯葛馬英九的開放政策,包括反對本黨調整兩岸政策,可以爭取媒體的曝光率,增加自己的知名度,便於自己日後參選站在比較有利的位置。
三是以新潮流為主的黨內一些比較理性務實的人士,支持調整大陸政策,可是目前這些人是少數,不是黨內主流,聲音也很難得到正視。
至於黨主席蔡英文,她所需要考慮的,則是整個黨的發展和自己“黨主席”成績單的好壞。面對“三駕馬車”相互拉扯的局面,蔡英文苦於沒有自己的班底和派系作奧援,再加上她缺乏“草根性”和政治魄力,所以往往采取折中的、抹稀泥的領導方式。對於蔡英文來說,年底選舉的勝敗是關鍵。“穩定壓倒一切”!任何不利於選舉的事都不能做,所以她一方面對陳菊和許添財參訪大陸放行,另方面又斷然拒絕李文忠等人提出的“中國政策大辯論”的主張,而當她裁示制定《黨公職人員赴中國交流注意事項》遭到抵制後就立即喊卡,也就不難理解了。
總之,目前民進黨內各派政治勢力各懷鬼胎,各有盤算,難以達成共識。而民進黨之所以很難走出兩岸政策的困境,關鍵就在於“時間點”未到。所謂“時間點”主要是指年底的縣市長選舉。在此之前,民進黨不願意在兩岸政策方面暴露出他們的矛盾和分歧,以免影響黨的團結,對於黨籍縣市長參訪大陸,也只能改采“便宜行事”的臨時手段,推遲出台“注意事項”。依我個人的判斷,民進黨的“中國政策大辯論”已是勢在必行,不可避免,但“時間點”最快也得推遲到今年底的縣市長選舉之後,在這之前很難形成辯論的態勢。至於民進黨兩岸政策要作出真正具有實質意義的重大調整,如果不再慘敗幾場,則完全看不出有任何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