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瞭望文章:危機下的宏觀調控決策700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08 14:34:36  


  中評社北京6月8日電/瞭望周刊發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王叢標的文章,披露在前所未有的全球金融危機下,中國領導人如何決策,如何進行宏觀調控。文章如下:

  2007年夏,美國“次貸危機”開始波及美、歐、日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至今,由其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已從發達國家傳導到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從金融領域擴散到實體經濟領域,其波及範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衝擊強度之大,為歷史罕見。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這場危機傳導到我國難以避免,也使我國不可能置身事外、獨善其身。 

  這場危機對我國的影響,具有梯次漸進的特征。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密切關注危機發展的動向,科學分析和準確判斷各階段我國經濟形勢的變化。隨著事態的發展和影響的逐步顯現,為應對危機,中央果斷調整宏觀經濟政策,及時採取一系列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大舉措,充分顯示了積極應對危機嚴峻挑戰、駕馭經濟社會發展複雜局面的能力。

  樹立應對危機的憂患意識 

  2008年6月之前,“次貸危機”不斷蔓延擴散,國際金融風雲急劇變化。危機對我國經濟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主要表現為:我國金融機構、企業和個人持有的境外金融資產價值縮水,部分從事石油、外匯衍生產品交易的企業遭受損失;作為市場經濟“晴雨表”的股市出現大幅波動;等等。 

  應該說,這一影響和損失對於我國經濟的整體來說,還是相對有限的。 

  這一階段,從國內經濟運行的自身狀況來看,解決過熱和通脹趨勢是我國經濟工作面臨的首要任務。在分析國內外形勢的基礎上,中央提出,在宏觀經濟政策上,延續4年前開始的宏觀調控,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重點是“雙防”:防經濟過熱、防明顯通脹。與此同時,中央要求密切關注危機的發展態勢,特別是可能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的風險和衝擊。 

  2007年12月,胡錦濤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發表講話,明確談到美國“次貸危機”問題,強調要看到國際經濟特別是金融市場中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和潛在風險在增加。他指出,美國爆發的“次貸危機”及其影響表明,隨著金融創新和金融衍生產品交易規模迅猛擴大,金融風險的隱蔽性、突發性、擴散性加劇。一些發達國家利用金融優勢向發展中國家轉嫁風險,加劇了全球金融的不穩定性。一旦出現全球性金融危機,引發世界經濟衰退,將對我國經濟發展和經濟安全帶來不利影響。 

  時隔不久,胡錦濤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中,突出地強調要樹立憂患意識。 

  他警醒地指出,在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各種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加的國際環境中,在國際國內各方面矛盾和問題相互交織、相互作用的現實狀況下,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增多,發生這樣那樣的問題甚至較大風險的可能性不僅是存在的,而且是很現實的。我們必須有足夠估計,做好最充分的準備。比如說,發生亞洲金融危機那樣的嚴重金融風波,等等。寧可把風險、困難估計得足一些,也千萬不要因為估計不足而在風險一旦發生時手足無措,陷於被動。 

  2008年前幾個月,我國經濟發展還遇到了突發性的困難和挑戰——自然災害頻頻,先有南方的雨雪冰凍,接踵而至的是震驚中外的“5.12”汶川大地震。危機時刻,黨中央舉全國之力,抗震救災,向世人展示了中華民族不畏艱險的強大凝聚力和戰鬥力。 

  靈活把握宏調政策的力度 

  2008年年中,國際能源和糧食價格處於高位,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放緩。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開始顯現,沿海地區出口和經濟增速下滑。這時候,國內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更加凸顯:我國物價出現大幅度攀升,CPI居高不下,通貨膨脹加劇。 

  6月中旬,中央、國務院召開省區市和中央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會議,就做好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籌辦奧運等提出總體要求和部署,並研究了經濟問題。胡錦濤在會上提出,要根據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把治理通貨膨脹放在突出位置,把握好從緊的貨幣政策的實施力度和節奏。 

  他再次強調要注重防範經濟風險,指出,在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深刻變化的背景下,我們更要加強對經濟風險的防範,做到有備無患。要進一步加強金融監管,密切關注國際資本流動的新特點,充分認識金融危機的突發性特征,高度警覺短期資本流動和國際匯率變化的動向,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保持房地產市場穩定,妥善把握金融開放的節奏和幅度,防範金融系統性風險,切實保障金融安全。 

  依據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綜合分析判斷,7月,中央決定,及時調整宏觀調控的力度,首要任務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控制物價過快上漲,避免經濟出現大的起落。同時,為應對危機的影響,中央採取一些有針對性的財稅金融措施,開始調整出口退稅政策,確保國內金融體系穩定,並密切同國家其他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和配合。 

  7月25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會議指出,當前國際環境中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國內經濟運行中的一些矛盾也比較突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面臨的挑戰和困難增大。要保持清醒頭腦,增強憂患意識,扎實做好應對各種困難局面的準備。 

  會議明確提出,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控制物價過快上漲作為下半年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把抑制通貨膨脹放在突出位置。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持宏觀調控的預見性、針對性、靈活性,把握好調控的重點、節奏、力度。 

  由“雙防”到“一保一控”,這是2008年我國宏觀經濟政策的第一次調整。在重點解決國內經濟突出矛盾和問題的同時,有針對性地採取應對危機的措施,充分體現出中央“見事早”,這為後來應對危機的嚴重衝擊打下了基礎,贏得了時間,爭取了主動。 
 
  前所未有的全球金融危機,嚴峻考驗著中國決策層駕馭經濟社會發展複雜局面的能力

  2007年夏,美國“次貸危機”開始波及美、歐、日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至今,由其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已從發達國家傳導到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從金融領域擴散到實體經濟領域,其波及範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衝擊強度之大,為歷史罕見。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這場危機傳導到我國難以避免,也使我國不可能置身事外、獨善其身。 

  這場危機對我國的影響,具有梯次漸進的特征。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密切關注危機發展的動向,科學分析和準確判斷各階段我國經濟形勢的變化。隨著事態的發展和影響的逐步顯現,為應對危機,中央果斷調整宏觀經濟政策,及時採取一系列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大舉措,充分顯示了積極應對危機嚴峻挑戰、駕馭經濟社會發展複雜局面的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