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6月9日電/聯合晚報今天“冷眼集”文章說,馬英九重任國民黨主席大勢底定;這段時間以來,對馬英九應否兼任黨主席,藍營內呈現行政系統支持、民代系統反對的分歧;實際一年來,藍營民代對國民黨完全執政應展現什麼樣的面貌,與行政部門對完全負責該承擔到多大的責任,兩方出現相當的鴻溝,正是馬英九決定重任黨主席的關鍵。
一位了解馬英九思維的黨政人士直言,藍營先後贏得“立院”絕對多數席次和“總統”大選後,選民期待國民黨“完全執政、完全負責”,不過政黨再輪替一年來,馬政府明顯感覺有些事情鞭長莫及,但一切帳仍都會算在馬政府身上,馬英九決定重任黨主席的意義因此是:要完全負責,所以希望完全執政。
這樣的感受,當然相當程度來自“立法院”不受控制的刺激;遠者如馬政府剛上台時“立院”給馬英九提名考監人事的下馬威,近者如高達四兆元的今年度公營事業預算,眼看又得召開“立院”臨時會才能處理,固然站在藍營“立委”的立場,“立法院”不應是“立法局”,但就政務推動的角度,馬政府的政見、政績若因此打折甚至跳票,“無能”的印記,當然還是蓋在馬英九的身上。
另一方面,從當初的二線到現在的一線,馬英九雖已展現扮演積極“總統”的意願,但“憲法”雙首長制的侷限,仍讓“總統”無法直接指揮部會,一旦馬英九兼任黨主席,行政系統也納入黨權力結構,等於補足了“總統”的權力缺口,馬英九將更能對執政成績“完全負責”。
不過馬英九希望藉回任黨主席掌控全局,政局卻不見得就此風平浪靜,除了藍營民代不可能因此噤聲、甘願放棄對政務的發言權,需要資源挹注的地方勢力,也仍得和黨務及行政系統達成權力的平衡。
此外,縣市升格案結果能否擺平各方爭議,以及年底縣市長選舉藍營能否維持現有版圖,對政對黨都是硬仗,未來馬英九和馬主席還能不能關關難過關關過,看好戲的大有人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