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為什麼這樣紅
“蘇州的三任市委書記都做了省長,這是我們都很高興的事情,蘇州出去的領導有面子,蘇州人也有面子。蘇州的領導得到提拔,得到重用,某種程度上是環境培育了他們。”蘇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孟煥民說。
除了市委書記外,蘇州下屬縣市的官員也表現不凡。以昆山為例,先後五任市委書記都獲得高升,其中李全林、張衛國已是江蘇省的副省長了,季建業任揚州市委書記,張雷任江蘇省外經貿廳廳長。南京市市長蔣宏坤,常州市市長徐建明,也是從蘇州下屬的縣市市委書記職位升遷上去的。
蘇州政壇如此順風順水,其背後有何深意?
發展先人一步
“蘇州經濟發展到這個階段,應該說在這個地方已經看到了國內其它地方未來十年二十年的態勢,相當於這些官員已經先取得了這樣的經驗,再到另外一些地方去,要做的無非是把自己的經驗和當地實踐結合在一起。這也是中央的一個期待。”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院長、蘇南經濟問題專家單強分析說。
梁保華、陳德銘、王瑉三人在蘇州任職期間,正是蘇州和蘇南經濟轉型進入第二輪及第三輪的時期。
蘇州經濟發展的第一輪發生在上世紀70年代中後期到80年代中後期,大約持續了10年,其核心是鄉鎮企業。70年代中期,蘇南依靠上海、南京等國企集中的大城市,把國有企業的一些資源拿到農村,比如要訂單、請星期日工程師、弄原材料等等。利用這個地理優勢,蘇南人創造了紅極一時的“蘇南模式”。
蘇州發展的第二個階段是80年代中後期至90年代末的外向型經濟發展。隨著農村改革在全國範圍展開,蘇南鄉鎮企業一支獨秀的格局被打破,蘇南人的目標由原來的國內生產流通慢慢走向國外。“鄉鎮企業最早是利用外貿公司的配額把產品出口到國外,然後通過這樣的方式慢慢地發展起外向型經濟。最後外企一看,還不如在你這裡設廠,利用你的熟練勞動力、本地原材料、本地的網絡更賺錢。”單強說。
第三個階段是2000年以後,蘇州逐步提出經濟結構要“三足鼎立”,即開放型經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規模型經濟、民營經濟。
“外資經濟是一種扶貧式經濟,全部依靠外資對蘇州整個經濟的發展從長期來看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所以必須要有自己經濟的競爭力,必須要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規模經濟。”鄔才生說。
至於發展民營經濟,孟煥民解釋了其中的背景:“蘇州經濟總量很大,但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對浙江較低,根源在於老百姓缺乏資本收入,這條‘短腿’要補上去。”
截至9月底,蘇州私營企業總數為81069戶,注册資本總額1225億元,個體工商戶突破22萬戶,民營經濟從業人數突破150萬。
“這三個階段主要是從投資主體來說的,即經濟的發展由誰來投資。蘇州最大的成功經驗在於始終有一個很充足的、富有活力的、強大的投資主體,接力棒能一棒一棒傳下去。”蘇州大學蘇南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夏永祥說。
沈立人,這位蘇州本地產的經濟學家認為在蘇州做書記既難也不難,“蘇州不完全取決於市裡面的工作。蘇州原來是農村包圍城市,下面市的發展比蘇州市區還厲害。”
在單強看來,蘇州人的一個特點就是善於適應環境。“他們的個性就象水一樣,能夠因勢利導,會繞過政策方面的一些阻礙,往自己的方向走,這種文化背景和它經濟的發展相關度很大。”
此外,蘇南人普遍有很強的區域認同感,“這是社會資本的一種體現,政府在動員社會資源方面比其他地方容易,政府的很多政策很容易得到老百姓理解。”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是,蘇州前後任領導之間的銜接也較好。“蘇州很重要的一個特點是,一任書記來了以後,一般都是在原來的基礎上發展,講究一個連續性,這是我們蘇州多少年來的書記的共同做法。不會來個書記就推倒重來,把前任書記的做法否定掉。”孟煥民說。
“不僅僅發經濟文件”
“她(蘇州)在古城保護和經濟發展相協調方面做出的探索,對於中國的眾多城市具有借鑒意義。2004年6月成功承辦的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是這座城市物質基礎和文化底蘊的集中體現,同時也表明:在城市如何繼承歷史和面向未來的課題上,她所表達出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為此做出的努力,得到了世界的承認。”
11月4日,掌聲中,蘇州在“2004中國最具經濟活力城市”評選中奪得年度城市大獎。
蘇州大學社會學院院長、中國城市變遷研究專家王衛平認為,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蘇州保護傳統文化和發展現代經濟之間的矛盾處理得比較好。“領導有比較正確的政績觀,他們的升遷和這個也有關係。”
“我們現在的文件不僅僅是經濟的文件,很多重點的文件都是關心其它了。蘇州文化強市的建設規劃、依法治市的規劃、可持續發展的措施都出來了。這些文件同粗淺地理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觀念是更進一步了。蘇州的認識已經到了一個新階段。”孟煥民頗為自豪。
今年5月,為更好地保護珍貴的歷史文化資源,蘇州市取消對周莊等古鎮的經濟指標考核,代之以衡量扣除自然資產損失後新創造的真實國民財富的總量核算指標——“綠色GDP”作為考核衡量體系,每年只對古鎮進行環境保護和旅遊指標考核。
孟煥民認為蘇州將來的競爭力在於城市的文化內涵,“文化是使蘇州站起來最核心的一個內容。蘇州這幾年在古城保護、古鎮保護、古村落保護做了不少功夫。昆曲、評彈、蘇綉、桃花塢木刻、吳門畫派這些民間工藝都在整理、挖掘、保護。”
“維也納GDP高嗎?威尼斯GDP高嗎?它們全是靠一個獨特的文化把一個城市亮起來。”孟煥民說。
發展中藏隱憂
“你別看現在蘇州這麼漂亮,幾年前這裡還是個‘破廟’。”一位出租車司機指了指蘇州著名的十全街。
就在蘇州市發生巨大變化的同時,一些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蘇州的發展既有勝利的喜悅,也有失敗的痛苦;有時代的功勞,也有歷史的遺憾。”孟煥民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