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千示威者走上街頭。 |
但在選前1個月在伊朗進行深入民調的美國民間組織“沒有恐怖的明天”(Terror Free Tomorrow )專家表示,他們的抽樣科學民調確顯示內賈德有2﹕1的明顯優勢,選舉結果與民調結果相符,他們還指受訪者中有八成表示希望改變目前制度,容許直選最高精神領袖,能如此敢言,反映他們在回答問題時並沒刻意掩飾說謊。另外,在今次大選中,伊朗也引入了電腦化系統去加快點票。
最高領袖疑受壓 急令重新點票
德黑蘭近日的示威,令西方傳媒猜測會否最終演變成像1979年伊斯蘭革命般的巨變,出現“顏色革命”。1978年開始的示威及罷工浪潮,在1979年1月迫使美國支持的伊朗國王流亡海外,令巴列維王朝告終。兩周後,流亡教士霍梅尼回國領導伊斯蘭革命,建立伊斯蘭政權。
當年示威者高呼“打倒沙王”的口號,現今則呼喊“打倒獨裁者”。當年領導伊斯蘭革命的領袖,不少仍位高權重,反對派總統候選人穆薩維及前總統拉夫桑賈尼都是革命元勛。在反對派示威浪潮下,有西方評論甚至寄望拉夫桑賈尼出面推翻選舉結果,甚至推翻哈梅內伊。
前總統暗斥哈梅內伊護國不力
有“鯊魚”及“造王者”之稱的拉夫桑賈尼(Hashemi Rafsanjani)出身望族,富甲一方。他在1989至1997年間當總統,任總統期間被指貪污腐敗,在伊朗百姓心中聲望不高。他2005年再參選,卻慘敗於內賈德手下,自此跟哈梅內伊有齟齬。他自2007年起出任有權罷黜哈梅內伊的專家會議主席。他在今次大選中,傾盡人力財力支持穆薩維,上周更曾致函哈梅內伊控訴內賈德“誣衊”他貪污,還暗斥哈梅內伊維護國家尊嚴不力,如此挑戰最高領袖是前所未見的。有西方分析認為,若拉夫桑賈尼出手,他能動員建制內的精英,對哈梅內伊威脅更大。
拉夫桑賈尼上周五投票後便沒有消息,有傳言指他已辭去兩個主席職務,但未能證實。不過《時代》稱,伊朗政治學者對拉夫桑賈尼會否出手對付哈梅內伊有保留,相信目前權力走廊內的討價還價正迫切進行,而街頭示威正增加了拉夫桑賈尼討價還價的本錢。雖然目前未有艫象顯示拉夫桑賈尼會史無前例地推翻最高精神領袖,但伊朗愈趨混亂,便愈令他有本錢。《衛報》專欄作家蒂斯德爾(Simon Tisdall)說﹕“那不會是民主運動,那是直插哈梅內伊胸口的匕首。”
擅拉攏軍方 哈梅內伊建權力
現年70歲的最高領袖哈梅內伊(Ali Khamenei)20年前繼承霍梅尼,由於本身只是中層教士,跟建制內的資深教士一直有齟齬。他20年來一直小心平衡各方勢力,逐步鞏固權力。
哈梅內伊在1981至1989年出任伊朗總統,他出任最高領袖時,曾被視為弱勢領袖。他致力在軍隊內部建立勢力,透過任命前軍官出掌重要政府職位等拉攏手段,去鞏固自身權力。但有西方學者質疑,他的地位其實並不穩固。《紐約時報》引述一名拒絕透露姓名的美國學者說﹕“他不是強勢領袖,但很懂得交朋友。只是因為伊朗山頭主義,才令他看起來最有權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