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前兩岸之間相關事務之繁雜,除了海基會、海協會之間的事務性溝通與合作外,執政黨之間、政黨與政黨之間,建立制度化的連繫管道,應該有迫切的必要。國台辦前一陣子成立政黨局,或許在相當程度上反應出對兩岸關係未來發展的敏感性。
隨著兩岸關係的持續擴大發展,兩岸之間的互動需要,明顯跨越了過去的國共論壇的形態,而逐漸浮現了對兩岸溝通的三個層次的需要:一、政治層次;二、政策層次;三、事務層次。政治層局限在國共兩黨之間已不足夠,而有必要擴大參與面;政策層次應該在官方或半官方體系內處理;事務層次,則現有的海基會與海協會應已足夠。
用這樣的層次劃分來解讀,過去一年,在兩岸政策協調上扮演重要角色的國共論壇型態,因應短期兩岸急切的需要,有其必要。但長期而言,就將力有未逮,而且會逐漸面臨台灣其他政治力、社會力的挑戰。闢如說,外界觀察過去一年高度頻密的國共高層交流,很容易讓外界認為兩岸關係有重回到兩黨關係的老路,更進一步會讓民眾認為,兩岸關係不無成為兩黨關係的縮影,這種兩岸關係的發展方向,對於已經經歷了二次政黨輪替的台灣民眾來說,可能會產生不小的疑慮。
或許應該這麼說,無論是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或現任主席吳伯雄,在調和兩岸關係、強化國共兩黨關係、推動兩岸全面交流與合作關係等,均已完成了階段性的歷史任務,也可以說,已經到了功成身退的時候,畢竟在面臨未來更深化的兩岸關係發展趨勢下,國民黨本身已經無法一黨獨攬兩岸交流的所有一切,而應該考慮回歸到兩岸具有代表性的、具有官方授權的組織之間的交流,也唯有如此,兩岸關係的交流才可能更深化,出現質的改變。
不用懷疑,兩岸關係正在往良性方向深化,而馬英九僅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實現了過去六十年沒有做到的兩岸大三通,其速度不可謂之不快,決心不可謂之不強。正因為兩岸關係改善的速度太快,就需要重新調整前進的步伐,為下一階段更深化的兩岸關係進行鋪墊,兩岸關係怎麼走出良性的下一步,顯然馬英九在思考,同樣的,兩岸的有識之士也需要再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