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岸直航今天滿一周年。 |
中評社台北7月4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社評說,李登輝日前在群策會的募款餐會上,一反他這幾年的政治立場,公開表示“目前的台灣和大陸關係應該是‘你是你,我是我,但你我是朋友關係’。對於兩岸關係的改善應該予以歡迎,但考慮中國大陸的不確定性,要分清彼此與中國大陸打交道才實際。”
社評說,如果這是代表台灣政治人物對兩岸關係發展的看法,那一項新出爐的關於兩岸民眾對兩岸關係發展的最新民意調查,更應該得到兩岸當局的密切注意,畢竟人民才是最直接的政策對象。
首先,對於兩岸未來關係的走向,有35.6%的台灣民眾認為大陸是“生意伙伴”,其次是13.3%的朋友關係。反觀大陸民眾有超過半數認為兩岸“家人與親戚”,有16.2%才認為是生意伙伴。
再來就是敏感的兩岸政治安排。仍有60%台灣民眾認為將會“維持現狀”、16.1%的人認為兩岸終將統一,只有8.9%的台灣人認為台灣會獨立。而中國大陸的調查發現,64.2%的大陸民眾認為兩岸將會統一、26.7%維持現狀,只有5.1%的大陸人認為台灣會獨立。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兩岸人民對兩岸關係將趨向和緩的比例都相當高,分別是84.1%和66.7%。該數據顯示兩岸間的和平才是真正符合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執政者應有悲天憫人之心,任何政策皆以人民福祉為念,才不會辜負兩岸人民對和平的期待。
社評說,自從國民黨政府於1949年播遷來台後,兩岸分隔迄今已有60年了。加上兩岸的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等各項因素的巨大變化,民眾對於兩岸關係的看法有極大差異性,也就不足為奇了。
台灣內部在1990年代歷經民主改革洗禮後,國民黨過去的威權統治早已是歷史的記憶。隨著本土意識的抬頭,追求台灣主體意識的力量逐漸成為政治主流,兩岸關係的定位也因此重新調整。統一不再是台灣官方最迫切的目標,取而代之的是如何促進兩岸官民之間的互信與認識,進而為台海和平鋪陳一條康莊大道。
如果以此來觀察此民調結果,就能得知目前兩岸人民的基本政治理念及對兩岸關係定位的差異了。絕大多數的台灣民眾對中國大陸是抱持著友善、與其為善的態度,期待同文同種的兩岸能保持和平關係,先從非政治,比如文化、教育、經貿等議題著手,期待雙邊能從日漸增加的互動中,尋求瞭解彼此的管道。更重要的,台灣方面希望對岸能以“相互尊重、共存共榮”的角度來看待兩岸關係,畢竟雙邊發展不單單是政治鬥爭而已,而是希望兩岸能以“亦師亦友”的關係並存在國際社會。
社評指出,不可否認的是,台灣社會遠比大陸來的開放與自由,台灣人民思維已大幅度改變,所關心的焦點議題已不單單是政治角力,而是民主制度的保障、生活環境的保護及對人權的尊重。這也是為何有六成台灣民眾認為“維持台海現狀”是目前最符合台灣利益的選項。
反觀大陸人民的看法,兩岸關係是手足之情,因此兄弟間再怎麼爭吵,都沒有所謂“分家”的問題,也因此近三分之二的民眾認為兩岸一定會統一,這可說是大陸目前的主流民意反映,也應該是大陸傳統思想的影響所及。
社評說,若再加總維持現狀和走向獨立的數據就可發現,其實有三分之一的大陸人民仍抱持著較為務實開放的態度,來關注兩岸政治關係的未來走向。這些意見可能是目前讓中共當局不敢輕易對台動武的一大關鍵力量,也是台灣方面可以極力爭取的一個組群。
從這個民調結果可以看出,兩岸民眾對目前兩岸關係的分歧之大,根本不是任一政黨能夠輕易改變的。雖然毛澤東曾說過,“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但兩岸領導人卻應有高瞻遠矚的雄心壯志,將眼光放遠,“不爭一夕,只爭千秋”。既然兩岸基層對兩岸關係的未來看法仍有極大差異,雙方當局何不思考以如何促進兩岸互信與瞭解為當前政策基調,努力於化解彼此的誤會,為將來的政治關係奠定堅實基礎,這才是有遠見的領導人應有的擔當與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