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3日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財經委副主任吳曉靈22日在出席最新一期中歐陸家嘴金融家沙龍時指出,上半年貨幣信貸執行情況偏離了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為今後經濟調整埋下了隱患,而未來存款準備金率可能是央行將要啟動的手段,但需要指出的是,“使用存款準備金手段並不是貨幣政策的轉向標誌”,市場對此應有理性認識。
《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吳曉靈表示,上半年信貸已經出現了過度投放的傾向。即使大家一致認為2007年是經濟偏“熱”的年份,當時的信貸投放也不足現在的一半,按照眼下的執行情況預計,今年全年的貸款可接近10萬億~12萬億,貸款的增幅將達到33%~40%。
吳曉靈指出,過量信貸將催生資產泡沫,她說:“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貨幣過量供應,商品價格指數上不去,但可以催生資產泡沫。錢實實在在地放出去了,在實業沒有投資的時候誰也不會把錢放在銀行吃利息,於是資金就流向了樓市和股市。”
上半年信貸過量投放還將導致明年信貸投放陷入兩難。吳曉靈說,“如果繼續按照現在的速度進行投放,肯定會有通脹壓力。但如果不照此投放,今年新增的貸款項目中48%是中長期貸款,這些項目一年不可能幹完,起碼要兩三年,於是就會產生半吊子工程。”
“此外,過度信貸投放還將導致經濟結構進一步惡化,因為當信貸無限寬鬆的時候,就會出現好項目、壞項目一起上,該壓的壓不住的結果。”吳曉靈補充說,“另外還會產生一個問題就是政府信用的過度透支,現在地方政府有相當一部分錢來自於融資平台的信貸。”
在吳曉靈看來,經濟的復甦要靠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內在發展動力的啟動,不能靠信貸的巨額投放。
央行利率手段非常有限
吳曉靈指出,當歐、美、日都在考慮數量寬鬆貨幣政策推出時機的時候,中國的當務之急就是“把握時機,促使貨幣信貸政策平穩進入穩健狀態”。她指出,央行執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應當恢復對衝操作和窗口指導的正常操作。
“最近央行開始加大了公開市場回籠貨幣的力度,央行的正常操作對社會是有利的,並不存在銀根收緊資金不夠的問題。”吳曉靈表示,未來管理層應明確全年的信貸目標,這可以使央行在調控貨幣投放的時候有的放矢,防止市場因為央行手段的運用而改變預期。
至於央行會動用怎樣的政策工具,吳曉靈指出,“存款準備金率是未來可能動用手段。”她談到,存款準備金率是低成本地凍結流動性最好的手段,而央行能夠動用的利率手段非常有限,因為中國現在的利率水平已經高於國際市場,再通過利率手段控制商業銀行的貸款擴張是不現實的,這會導致熱錢進一步流入。
“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絕對不是收縮信貸的猛藥,而是保證我國貨幣適度供應的必要手段,”吳曉靈呼籲,“如果央行有朝一日需要動用存款準備金,大家不要有過多的恐慌。因為只要貸款絕對量沒有減少,社會上的資金就不會減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