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7月29日電/簽署ECFA後,台灣電機電子產業恐受損?“經濟部長”尹啟銘今天說,“中經院”評估是以中國大陸關稅比台灣低為基準,但事實並非如此;媒體報導ECFA受害產業就業人數比受益者多也非事實。
自由時報今天報導,根據“中經院”的兩岸經濟合作協議(ECFA)評估報告,對照相關產業就業人數,ECFA簽署後受益產業(石化、汽車等)就業人數為73萬餘人,受害產業(電機電子、家具等)就業人數 166萬餘人,受害就業人數比受益就業人數多了93萬餘人。
中央社報道,尹啟銘今晚表示,石化、汽車業的實際從業人數是19.1萬人、電機電子及家具共49.4萬人,媒體報導的數字遠高於實際從業人數,數字顯然有誤。
此外,“中經院”今天公布,簽署ECFA後,對台灣總體經濟有利,但對各產業有得也有失,有正面效應的包括化學塑膠橡膠業產量可增加14.59%至14.60%、機械業14.25%至13.96%、紡織業15.81%至15.70%、鋼鐵業7.92%至7.66%、石油及煤製品業7.77%至7.72%。
可能產生負面效應的產業方面,包括電機及電子產品業產量減少7.24%至7.23%、其他運輸工具業減少3.49%至3.60%、木材製品業約減少3.98%至4.0%等。
其中最受矚目的電機及電子產品業方面,尹啟銘今天說明,“中經院”在模型中採用的關稅數據是大陸比台灣更低,但實際上兩岸現行的關稅並非如此,例如大陸彩色電視機關稅是30%,台灣是10%,因此模型中的數據與現實有所落差。
尹啟銘也舉馬英九今天接受平面媒體專訪時表示“推動ECFA以來,大家曾有聽到電子業抱怨過嗎?若簽ECFA電子會受到這麼大的損失,卻又一聲不吭,這可能嗎?”否認對電子產業有負面影響。
他進一步說,“經濟部”願意與社會討論簽署ECFA的利與弊,但盼以共識的假設條件來談,不希望外界以誇大的數字批判。他認為一些數字常被有心人士故意扭曲,並感嘆這就好像“先做一個稻草人,再拿箭射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