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力工業發展路徑
“3000億元不能夠過多地投入工業!”7月22日,重慶大學蒲勇健教授面對記者頗為憂慮地說:“三峽庫區中央要的是那方水!最重要的是保護三峽庫區的水,不能夠把三峽庫區做成中國工業的大後方!”
實際上從國家啟動三峽庫區後續工作規劃編制之後,關於三峽庫區後續發展中工業如何發展就引起了極大爭議。
在注重三峽庫區生態保護的基礎上,1999年國家對三峽庫區實行“兩個調整”以來,關閉了大量的工業企業,導致了本來基礎就落後的三峽庫區工業基礎更加薄弱。三峽移民經濟研究所的熊建立教授對記者表示,僅僅在萬州,1999年以後就關閉了74%的企業,下崗人員達到4.7萬人。由於下崗工人眾多、大量的移民得不到妥善安置,引發當地民眾的不滿。
此後,《三峽庫區社會和經濟發展規劃》也加速下發,三峽庫區由此進入了加速工業發展填補庫區產業空虛化階段。前任重慶市委書記汪洋也將上任的第一站放到了三峽庫區,並積極推動大型企業在庫區發展。2006年,江蘇大全集團投資60億元在萬州建設全國最大的多晶矽基地。而合智思創則在進入萬州之後,迅速形成了生產力,今年產值有望破10億元。然而,眾多“大象”項目引入之後,一定程度解決了移民就業問題之時,包括重化工、鹽化工等產業布局三峽庫區也引起了極大的爭議。巴斯夫投資40億美元在三峽庫區城市長壽建立全球最大MDI項目,遭遇了各方阻力之後暫時擱淺。而在萬州,鹽化工項目可能帶來的污染也遭遇了重慶農工民主黨等民主黨派人士的質疑。
“後三峽時代不可能不搞工業!”萬州移民局辦公室主任張慧勝說:“目前在我們萬州區裡就有4萬多移民找不到工作,這些移民都是經過了很多培訓,但是卻沒有更多的企業可以接受。”他說:“工業肯定是後三峽時代萬州區產業發展的重點,沒有工業的發展,就難以滿足移民安穩致富的問題。”萬州區經委主任陳保全也對記者透露:“我們對於後三峽時代,不但充滿期待,而且還有很大信心,後三峽時代在國家加大投入的情況下,必然會對庫區的工業帶來巨大發展。”
各方對於庫區工業發展爭論頗為激烈之時,熊建立則有自己的分析,他說:“2008年全國人均GDP為18934元,重慶市是14660元,涪陵市是18966元,萬州市則是12547元;庫區GDP和人均收入依然相對落後,如果不發展工業,很難實現於全國同步發展的目標。”他表示:“但是在發展的時候,需要有好的產業思路,庫區耕地只占16%左右,而林地占47%以上,如果通過大力發展林業來滿足工業發展的原料需要,那庫區生態和工業發展都會取得突破。”
事實上,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也在考察三峽庫區時明確表示:“要把投資與改善民生有機結合。要把移民安穩致富問題作為後續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推進庫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使百萬移民穩得住、逐步能致富,使庫區各族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保障三峽庫區生態環境和庫區產業發展之間如何找到一個平衡點,將會是三峽工程後續工作規劃編制的一個難點,各方的角力其實才剛剛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