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7日電/國家統計局昨天召開通氣會,局長馬建堂和3位專業司司長對上半年全國職工工資、城鄉居民收入數據發布後社會上的質疑給予了回應和詳細解釋。
>>質疑1 工資增幅高 工資增幅2001年來最低
京華時報報道,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上半年全國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14638元,同比增長12.9%。該數據被普遍懷疑為過高。
對此,國家統計局人口就業司司長馮乃林指出,上半年職工工資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了5.1個百分點,為2001年以來最低,說明工資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他表示,由於工資增長的剛性和工資發放的滯後性,造成了工資增長並不像其他經濟指標那樣迅速下降。
>>質疑2 收入增速高過GDP系轉移性支付導致
上半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8856元,同比增長9.8%,儘管增速回落4.6個百分點,但仍高於GDP,因此受到質疑。
對此,國家統計局城市司司長魏貴祥表示,這主要是由於上半年國家的政策性增資和轉移性支付。
他介紹,國家關於“事業單位從2008年5月起兌現績效工資,從2006年7月1日補發”的有關規定和2007年開始實施的規範津、補貼的工資改革,各地正在逐步落實到位。此項導致城鎮居民工資性收入上半年人均6394元,增長11.1%。此外,隨著政府轉移性支付力度的加大,社會保障覆蓋面擴大,部分地區還提高了社保標準。上半年全國城鎮居民轉移性收入人均2273元,同比增長16%;其占總收入的比重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9%至23.5%。
>>質疑3 收入與個稅增速不符緣於個稅起徵點調高
對於社會上對城鎮居民收入增速與個人所得稅增速不符的質疑,魏貴祥表示,兩者不能簡單對比,因為個人所得稅起徵點提高了,一些低收入居民即使收入有較大幅度增加,仍在起徵點下;國家對存款利息所得和個人投資者取得的證券交易結算資金利息所得暫免個人所得稅;轉移性收入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等。這些因素雖然減少了或不增加國家個稅收入,但卻恰恰提高了城鎮居民收入。
>>質疑4 農民收入增長超過GDP 惠農利農政策支撐增長
上半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2733元,同比增長8.1%,增速也超過了GDP增速,引起社會質疑。
對此,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張淑英稱,農民收入的增長,主要受益於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力度繼續加大和提前到位,糧食直補、報銷醫療費、領取最低生活保障等增加明顯。在中央惠農利農政策的扶持下,上半年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增長8.4%,家庭經營收入增長5.5%,財產性現金收入增長9.9%,轉移性現金收入增長 31.4%,帶動總體收入增幅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