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10日電/近來,韓國在與中國的“資源爭奪戰”中屢戰屢敗。進入今年一以來,韓國在收購海外礦山和資源企業的競爭中,共有四次敗給中國。這是因為,不僅是資金,韓國的人力和戰略都遠遠不及中國。
有人指出,如果中國持續“吞噬”海外資源,韓國將很難穩定獲得海外資源,從中長期看,韓國的增長潛力將受到影響,而且將難以應對能源價格上升。
韓國《朝鮮日報》報道,上月20日,中國武漢鋼鐵集團公司簽署了收購加拿大bloom lake鐵礦石項目部分股權的協議,讓韓國礦物資源公司淘汰出局。該礦山儲量達5.8萬噸,韓國礦物資源公司為收購股權積極展開了協商,但是因為中方針對加拿大政府等展開全方位的游說,最後不敵中國,吃到苦頭。
今年6月份,為收購在伊拉克和尼日利亞擁有礦山的瑞士埃達克斯石油公司,韓國國家石油公司和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化,Sinopec)展開了一場較量。在韓國方面,政府決定通過韓國年金管理公團(國家養老基金)提供資金,石油公司甚至發行公司債券,提出了69億美元的報價。但是中方出價72億美元,力壓韓方,收購成功。
韓國還於今年2月和5月分別為收購澳大利亞羅斯貝里(Rosebery)礦山和澳大利亞第10大礦業企業礦山Pan Aust Limited股份,與中國企業展開了較量。
羅斯貝里礦山收購戰時,中國企業除了礦山外,還收購了擁有礦山的的企業;Pan Aust Limited股份收購戰時,中國提出了高出韓國(5000萬美元)近兩倍的1.42億美元的報價。
連敗病根原因在於財力和戰略不足
問題在於,這種局勢可能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裡持續下去。因為中國開始憑借高達2萬億美元的世界最多的外匯儲備積極確保資源。
金融危機導致全球併購(M&A)市場萎縮,中國反而借助這一機遇積極推進收購海外企業,尤其是在能源領域投入了巨大的財力和物力。世界經濟全面復甦後,歐美企業也將開展收購工作,中國此舉是為了盡可能最大限度地搶先確保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