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蘇-33型艦載機飛行訓練。
|
中評社北京8月14日電/針對中外一些媒體近日有關“俄羅斯願對華出口蘇-33、蘇-35戰機”的報道,中國空軍專家戴旭11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儘管這些報道細節部分的真實性還有待查證,但從目前大局判斷,中俄就蘇-33、蘇-35戰機出口問題的分歧已經減少。中國飛行員不久之後駕著蘇-33進行艦載機訓練,不是沒有可能。但是中國購買蘇-35戰機的可能性不大。
中國掌握主動權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近日報道,俄羅斯國營武器出口公司副董事長亞歷山大.米赫耶夫於8月初表示,在中俄兩國解決武器知識產權問題的糾紛後,俄已提出將向中國出售蘇-33和蘇-35BM殲擊機,目前正等待正式答覆。這位俄羅斯軍貿“大總管”還曾在2008年珠海航展上透露,俄方已將蘇-35BM戰機的相關信息交給中方,希望和中方在蘇-35機型方面有更多的合作機會,他甚至援引蘇霍伊設計局一句著名的廣告詞說:“我們樂意讓偉大戰機(蘇-35BM)保衛偉大鄰國(中國)。”
戴旭分析認為,中俄間就進口蘇-33和蘇-35戰機的談判一直在進行,從目前俄方“等待中國答覆”的表態來看,談判已經取得了不少進展,而中方掌握了一定主動權。戴旭稱,中國正在大力研發國產艦載機,引入蘇-33可以作為訓練艦載機飛行員的過渡機型,中國最終會擁有相當規模的國產艦載機。而蘇-35已經不是俄羅斯最先進戰機,中國對這種既不急需、又沒有跨代際優勢的戰機並沒有太大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