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8日,台灣台東,災民站在屋頂上等待救援。 |
中評社台北8月16日電/八月十日下午,馬英九到“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對一群穿著橘紅色夾克正襟危坐的官員,興師問罪氣象局預報不準。馬英九與防災官員卻完全不知道從八月八日就遭到土石流滅村的甲仙、六龜、那瑪夏鄉的黃金救援時間已經流失快到盡頭。
“中央防災會報是任務編組的雜牌軍。”成大政治經濟研究所教授楊永年說,這是搶救災民的黃金時間,在紊亂指揮中流失的關鍵原因。
防災會報 臨時編組雜牌軍
聯合報報導,馬英九深信,不用頒布緊急命令,“災害防救法”成立的救災體系就足以應付世紀水患。但楊永年說,政府目前的“中央防災會報”屬於任務編組,只在災害發生時才由各單位臨時派員參加,光是協調派出人力、機具都要先克服單位的本位主義,以致整合、動員效果不彰,救援速度當然慢半拍。
去年曾陪馬英九巡視防山治洪的前台灣省水利處長、台大土木系教授李鴻源也認為“‘總統’這回可能錯了。”
怎麼配合 只有腦袋沒手腳
他說,有災害防救法、設防災會報,但“只有頭,沒有手腳”,執行救災、演訓、集中調度人力裝備等工作,要靠“中央”這顆“頭”指揮。
李鴻源搬出日本、美國的經驗為例,當防災總署預知阿里山區要下一千五百毫米的雨量,就能根據淹水、土石流潛勢分析,出動救災部隊到特定地點成立前進指揮所,“連災民的人數都能掌握,並備妥救援機具人力。”這都不是臨時任務編組的防災會報做得到的。
調度紊亂 救災能量白消耗
他說,像這次八八大水災,軍隊如何與消防單位配合救災,完全看不出章法,救災能量都在協調過程中消耗掉了。要掌握黃金救難時機,李鴻源呼籲,“‘中央’必須成立防災總署。”
李鴻源表示,美國聯邦救難總署(FEMA)是台灣成立防災總署的範例,它是直接隸屬“行政院長”或“總統”指揮的跨部會專責機關,平時蒐集分析各種氣候、國土、防救災資料,能在第一時間叫得動公家和民間單位,部署和動員救災資源,平時還要經常演習訓練,“FEMA有很多台灣籍的專家,馬英九去請教他們就知道怎麼做了。”
地方政府 沒人沒錢沒專業
前九二一震災重建委員會副執行長丁育群認為,水災通常是下雨天,能見度不佳,“空中找不到飛行路線,地面找不到安置災民的地方”;而沒錢、沒人、專業不足的地方政府站在救災第一線,救災荒腔走板不難預料。
“立法院”高層人士也認為,八八水災曝露現行救災體系信息掌握不明確、“中央”與地方聯繫未能充分合作等重大缺失,建議成立部會級的救災體系,組成一支具有事前防災、事後救災能力的作戰部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