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8月27日電/新流感的新聞取代了水災新聞的篇幅。現任疾管局長郭旭崧估計,在流行高峰期,台灣將有七百萬人感染;前疾管局長蘇益仁則估計,死亡人數將達五千至一萬人之間。這類訊息皆令民眾神經緊繃,頭皮發麻。
聯合報社論指出,值此關頭,政府的責任有二:一、防疫治病;二、平撫社會心理的緊張焦慮。唯若從處理社會危機的角度來看,則“平撫社會心理的緊張焦慮”無疑尤是政府的主要職責;因為,增強民眾對政府“防疫治病”能力的信任,本身亦是安定社會心理的重要手段。
從這個角度來看,現在是否要為防治新流感召開“國安會”議,及啟動“國安”機制;就不只是一個行政手段,而也是一個社會心理事件。有人說,現在發動“國安”機制,會製造社會緊張;但也有人認為,現在不舉行“國安會”議,反而會令社會焦慮。可見,不論正反意見,皆知“發動“國安”機制”其實也是一個心理標誌。何況,據稱府閣方面認為“疫情還沒升高到那個程度”,所以不必急著啟動“國安”機制;不過,所有的專家都指出,下周一學校開學,即可能進入感染流行高峰期,且每四天感染者即增加一倍,然則所謂的“那個程度”,豈非僅在數日之遙而已?
我們要嚴正警告馬政府:不要再陷於“發不發布緊急命令”那類困境之中。疾疫造成的社會心理緊張恐怕尚逾於震災水災,震災幾秒鐘就過去,水災造成的損害也可目睹;但病毒看不見、聞不到,任何人皆有被感染的可能,流行起來即無“災民/非災民”的區別,亦無“災區/非災區”的區隔。人人自危,家家煩慮。在這種情勢下,是及早召開“國安會”議會製造社會緊張?或推遲召開“國安會”議反而增加社會焦慮?當局難道不能作出明智的裁斷。
從“傳播溝通”的角度來看,面對可能即將爆發大流行的新流感,又是一次對馬政府“傳播溝通”能力的嚴峻考驗。政府在這場傳播溝通大戰的目標,就是要提高人民對政府的信任,及安定社會心理。
疫情升高,信息卻相對紊亂。年底選舉要不要延期?“加速”流行或“阻滯延長”流行,何種策略為佳?學校實行量耳溫,但辦公處所及工廠及軍隊要不要量?國光疫苗能否即時推出?安全性如何?對於肝腎等各類慢性病患,能否接種疫苗?可否服用克流感?克流感的適當投藥時機究竟如何?抗藥性的風險對策何在?患者染病的自覺如何提高?就醫的管道與動線如何?加護病房的縱深備量夠不夠?醫院是“建議”戴口罩或“規定”戴?高社群接觸者如司機、店員要不要戴?這類問題雖皆細瑣,卻是民間的重大疑慮;當局應當以最高的關切來面對此一情勢,用民間看(聽)得懂、看得到,且能及早看到、及時看到,並在不同傳播管道上都能看到的方法,將相關信息有效地傳達給民眾。專家估計這場疫病流行,短則半年,長則二、三年;政府在這場溝通大戰中,於硬體、軟體,及內容製作上的投入皆不可輕估;亦唯有把信息網絡的品質與數量皆建立起來,始有可能平撫及安定緊張、焦慮的民心,醫衛機構也才能專心投入防疫治疾。反之,倘若信息錯亂、情勢渾沌、民心焦慮、輿論譁然;社會大眾除了面臨疾疫的威脅,還要生活在疑惑恐懼之中,那就不啻是水深火熱了。
防治疾疫是一個醫衛專業問題,但也是一個政治考驗。政府的責任非但在必須充分支應醫衛專業的需求,更應盡可能地維持一個相對安定的社會心理情境;其重要的基礎職責就是要架構一個透明、有效、及時的溝通傳播體系。
政府的政治及行政效能,必須要成為醫衛專業的助力;反之,倘若政府在疫疾流行期中,因溝通不良、決策失當而使人民加重痛苦,那就是火上澆油、雪上加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