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家長們也非常辛苦,有的參加舞台工作更是連軸開夜工;看到孩子們表演這麼出色,家長們都很興奮欣喜,大家都說:“再累再辛苦,也值了。”
海外藝術教學也有“秘笈”
演出雖然結束了,但人們的驚訝和思索卻還在延伸。在海外課餘學舞的華裔孩子能把中國舞蹈跳得象專業演員這麼好,他們是怎麼訓練的?為什麼中華演藝學院布景服裝這麼亮麗,舞美燈光設計製作更是那麼精致到位?很多節目的製作比之專業劇團毫不遜色。文藝界的專家們及觀眾們都不約而同聚焦在學院院長、藝術總監陳兆鑫身上。而他總是一再強調,孩子們的成績都是老師們充滿愛心、艱辛教學的成果,學院演出的製作又是眾多老師、家長和義工們一起艱苦工作的奉獻。至於,為什麼有限的課時能把學生訓練得這麼好,為什麼一所業餘藝校的製作能超專業水準?陳兆鑫終於道出了“秘笈”:學院堅持了教學和製作的改革,不斷在信息學科知識武裝下分析元素,掌握元素排列,對傳統經驗主義的教學和製作進行了科學化的探索。
本來,面對學院靚麗的辦學成果和聲名遐邇的社會效益,陳兆鑫功成身退也堪欣慰;何況這麼多年來,為辦學殫精竭慮,他早已萌生退意。但如今他退不了,卻想得更多。 他說:“我已近耄耋之年,早就想退可總是退不了。……人一輩子所走的路不是看過去,而是看現在。其實人老了有什麼事是舍不得的呢?生命總是一代人過去,新一代人在成長中延續……對我這麼個老人,死其實也不可怕,怕的只是未了結該了的‘課題’吧。這‘課題’我原只想到的是沒做完的事情,其實不然。我想做而未做的事很多,比如寫教材、搞新創作,寫自己人生體驗的書等等……但這都不是什麼‘課題’。真正埋在心裡老是放不下,‘敲打’我該了的‘課題’是什麼?是人體動作(舞蹈是最複雜的人體表情達意的動作)的信息學科——舞蹈譜學和現代電子技術結合的“人體語言系統工程”的開拓。”
開發舞譜學信息學科任重道遠
陳兆鑫回憶道:那是他自1981年聽了中國科技大學溫元凱教授《第三次浪潮,關於信息革命》演講受到啟發後,一路學習探索走過來的未盡之路。他深切地體認到舞譜學是門信息學科,是人體動作(舞蹈)學科的理論基石和文藝以及涉及人體動作更多生產領域工藝革命的’發端’。
早在來美前的20世紀80年代,陳兆鑫就開始奔走於中國三大舞蹈記錄譜學門下:定位法舞譜,拉班舞譜,人體速畫法,他悉心研究把三維,甚至是四維五維的舞蹈記錄全信息地記錄到二維界面上來。同時他學電腦的基礎語言及表達方式。他還到處呼號把譜學要提升到信息學科來開拓而不是實用的“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