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9月4日電/馬政府上台後,加重兩岸關係發展,2010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中,兩岸交流經費增加5.4億元,其中“陸委會”預算就比上年度增加2.4億元。兩岸熱,外交則顯得冷,“外交部”預算呈現負成長,經費較去年減少0.3億元,其中參與國際組織的費用被大幅删減。
《中國時報》報道,台灣“外交部”本年度預算確實反應了馬英九主導的“外交休兵”政策,有關外交業務、外賓邀訪接待、國際會議及交流、國際合作、國際關懷與救助等費用上全都予以删減。其中,連邀訪外賓經費的禮車用油及養護,都減少38萬;桃園國際機場接待室也都被砍了18萬。
其中,“外交部”的國際組織會費被砍了1831萬;且不止“外交部”,“衛生署”國際衛生業務中,加強辦理參與國際性衛生組織,也較上年度減列160餘萬;另多邊國際衛生交流宣達活動亦減少經費96.6萬元。
相較於參與國際組織減低用費,“衛生署”於推動雙邊國際衛生合作與交流業務上,增列了推動兩岸衛生事務之協調與及交流經費390餘萬元。
台“外交部”成為重災區,“陸委會”預算則是暴增約2.3億;其中增加幅度最大的集中在聯絡業務,亦即各類型文宣和活動經費,增加預算6800多萬。另“陸委會”計劃在現行台港基礎上另成立“台港經貿文化交流策進會”,采類似海基會的建制。儘管機構編制及功能未定,“陸委會”仍編列5000萬捐助金。
此外,“文建會”的預算編列也可見當前兩岸關係的比重。數字顯示,馬英九允諾用來推動台灣本土文化,以抗衡中國大陸的孔子學院,並要提供50億文化外交基金、設立台灣獎成為華人的諾貝爾文學獎的“台灣書院”,目前只編列了1870.2萬元;但參加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的經費,是3781.1萬元,為台灣書院的兩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