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9月5日電/台灣經濟日報今天的社論說,日前日本眾議院選舉,民主黨一舉推翻了執政近55年的自民黨,民主黨黨魁鳩山由紀夫已篤定成為日本下一任首相,近日已開始著手進行組閣事宜。
此次自民黨為何只獲得480個國會席次的四分之一,而民主黨當選席次卻能一舉超越300席,直覺的理由當然是因為日本經濟的長期低迷,人心思變。但問題是,此次民主黨的競選政策,能否有別於自民黨,帶領日本走出經濟低迷的漩渦?看起來很困難,甚至比自民黨更難。
事實上,民主黨成員的構成非常複雜,既有極右保守派系舊民社黨出身的議員,也有舊社會黨的左派和學生運動出身的極左力量,還有從自民黨轉黨而來;這麼錯綜複雜的背景,要說有一致的信念,大概就是反自民黨吧,要找出大致上與眼前自民黨政府政策的差異,應在於民主黨的政策較偏向討好選民,增加兒童津貼、降低公路通行費等福利措施,並有意提高最低工資。
問題是,通過這樣直接補貼家庭以刺激內需的政策,還不知道能否奏效,而眼前的難關,就是財源從何而來?日本已是全球政府赤字及負債比例最高的國家,要用這樣的方法拯救日本長期低迷經濟,實在很難說服民眾。
但日本民眾還是把票投給了民主黨;顯然此次自民黨的大敗,原因非來自民主黨給了日本民眾多大的信心,而是麻生內閣不斷出現失言、失序的風波,經濟不好,民眾心理已經夠煩的了,結果還得忍受官員的脫序演出,如此狀況不變天才怪!
無獨有偶,昨日韓國也宣布內閣大改組,重要部會,除了統一部、外交部不更替外,從國務總理、法務部、國防部、知識經濟部、勞動部、女性部部長,到特任長官,統統換人做做看。這是韓國繼1月份後,再次大幅度調整內閣。此次韓國內閣重組最大的意涵,便是李明博政策與在野勢力的妥協;因為,新任總理鄭雲燦的理念與李明博並不一致,鄭雲燦反對減稅,反對許多重大工程,都與李明博意見相左。因此,李明博雖然希望透過內閣改組以利政策協商與推動,但包括美韓FTA、企業及個人所得稅的調降等棘手議題,能否因為內閣改組而順利推動,恐還在未定之天。
記得,也不過才是去年的事,亞太區域許多國家政權轉換,新政權也都提出了新政策,頗有一片新人新氣象的景象;不過,隨著金融海嘯的洗禮,新氣象已快速折耗,新願景也成為遙不可及的夢。美國奧巴馬總統還在為他可能胎死腹中的公辦健保方案努力;日本更是連執政權都換了;韓國內閣則先是因為美國牛肉進口爭議而道歉改組,現又因為4月時國會期中選舉失敗,為利於國會協商而改組。
台灣呢?國際經濟衝擊一樣也沒能避免,台灣還有其他國家沒有的嚴重風災,經濟不佳、救災不力、民調下滑,但“內閣”改組,卻似乎顯得綁手綁腳,好像很怕被烙印成內閣失敗。說實話,怎麼解讀內閣是否改組,各有各的想法;像李明博,內閣改組的目的就是為了政策推動,無論是因為貫徹其意志,或是為了妥協以利政策推動,都可以改組,否則只能乾耗,看著時間流失,但這樣的方式,李明博就得扛起一切責任。
台灣“內閣”改組在即,到時,我們就可明瞭,馬英九到底要像李明博一樣,扛起所有政務推動責任,還是跟隨日本自民黨的前車,換幾個發言EQ差的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