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早在1984年國慶35週年閱兵期間,就有日本媒體稱,那次大閱兵中國首次公開了新型戰略導彈武器,表明中國國防現代化邁出了一大步。英國《泰晤士報》也曾撰文稱,中國第一次將它的導彈家族展示在世界面前,足以證明它有覆蓋地球每個角落的能力和自信。
而1999年國慶50週年閱兵,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裝備最新、也是機械化程度和科技含量最高的一次。正因為如此,國外軍事專家也就特別看重本次閱兵中武器裝備的變化。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主編平可夫就指出,在1999年的閱兵式上,DF31遠端戰略導彈只公開了3枚,但這次將一次公開8枚。平可夫借此渲染說,這是中國在向美國發出暗示,他們能夠攻擊美國本土的遠端戰略導彈已經開始批量服役。
西方輿論又冒 “中國威脅論”
在解讀中國尖端武器亮相國慶閱兵預演時,個別西方媒體繼續炒作“中國威脅”。法新社的文章稱,中國導彈研發項目在海外引發擔憂,而美國尤為關注,因為這些導彈計劃“可能會迅速打破台海軍事平衡”。
而美國合眾國際社亞洲線上的一篇文章,則大肆渲染中國巡航導彈對印度的威脅。由此可見,一些國家仍對中國軍力發展抱有戒心。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舉行國慶閱兵旨在提升民族凝聚力,同時展示人民解放軍的風貌和國防工業取得的進步。中國向來奉行和平外交政策,閱兵中展出的各種武器裝備不針對任何國家。個別西方媒體別有用心,對中國軍事發展指手畫腳,實際上是在重提早已落伍的“中國軍事威脅論”的老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