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9月11日電/台灣“閣揆”異動,劉下吳上,不是突然的。根據時報周刊獨家掌握,早在八月二十日,馬英九、劉兆玄、吳敦義已在“總統府”就改組事宜有一場祕密會議;同一時間,馬英九核心幕僚金溥聰返台,馬火速同意達賴訪台、果斷撤換“閣揆”等重大的決定,金溥聰都扮演關鍵角色,而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挽救馬英九跌落谷底的聲望。
劉兆玄請辭下台已成功挽回馬英九個人政治聲望,劉兆玄七日宣布“內閣” 總辭,《聯合報》八日民調顯示,馬英九的民意支持度從八八水災時 最低的十六%回升至三十%;《中國時報》九日的民調,馬的滿意度 甚至上升到四十%。
數字會說話,“搶救英九大兵”宣告成功,但背後過程卻是驚心動魄 ,從八月二十日“總統府”的祕會開始,隨著劉兆玄九月七日閃電下台而結束,國民黨內部的驚爆十七天,堪稱馬英九掌權後的“古巴危機” 。
八八水災的土石流沖垮劉兆玄坐鎮的“行政院”,隨後衝進“總統府”,陳水扁執政八年滿意度剩下十八%,但馬英九的民調卻在一夕之間剩下十六%,叫馬政府上下震驚不已。熟悉“閣揆”更換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 ,隨著災情慘重引發的民怨日益沸騰,馬英九心裡有數,要迅速消弭民怨,惟有撤換行政團隊一途。
要求劉兆玄下台的聲浪排山倒海,劉於八月十五日向馬請辭,馬十 八日允諾九月初“調整”“內閣”,劉十九日呼應,“內閣”全面改組,“包括我自己在內一起檢討”。該刊還透露,二十日上午,劉兆玄進“總統府”見馬共商改組事宜,除了“總統府”正副秘書長外,在場的惟 一一位非府院人士就是國民黨秘書長吳敦義。 |